會計前輩總結的職場十大箴言
【東奧小編】身處會計職場的你,現在是如魚得水還是舉步維艱呢?快來看看老會計人總結的職場十大箴言,全面提升你的職場經驗,輕松過關!
一、對公司會計招聘而言,學歷不是越高越好。
會計工作是技術工種,實踐性強,公司關注學歷是為了檢驗應聘者的知識結構和專業(yè)功底,足夠就好。對于出納、費用報銷等崗位選擇學歷相對較低的人員可能更穩(wěn)定、更適合。譬如許多大公司有不成文的規(guī)定:在招聘應屆畢業(yè)生時,會計崗選擇本科生,財務崗選擇研究生。
二、在大企業(yè)做會計與在小企業(yè)做會計,誰學得更多。
在大企業(yè),制度健全、流程規(guī)范、分工明確,每個會計都是流水線中的一環(huán),工作較單一。在小企業(yè),沒有制度、沒有內控、沒有分工,一個會計從頭干到尾,工作全面且繁雜。在大企業(yè)能開闊眼界,知道會計應做成什么樣。在小企業(yè)能歷練能力,知道會計該怎么做。
三、在小公司做會計與在大公司做會計,經驗積累有何不同?
小公司人手緊,往往一人多崗,會計人員業(yè)務上多為多面手,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較強。大公司崗位職責明確,制度流程規(guī)范,會計人員洞察其間,易有寬闊的視野。利弊相倚,小公司的會計局限于舞臺,往往格局不大,大公司的會計受制于分工,難免膠柱鼓瑟。
四、會計人在企業(yè)中的位置不同,責任和使命就不同。
但無論在什么位置,都要表現出一定的高度。對財務總監(jiān)而言,要有大局觀,能站在行業(yè)的高度引領公司發(fā)展的方向。對財務經理而言,要有全局觀,能站在公司整體利益的視角考慮部門的發(fā)展和變革,對一般會計人員而言,要有使命感,不簡單把工作視同應付差事。
五、會計越老越吃香,這是一句流行的謬誤。
世上大概也沒什么行業(yè)從業(yè)者越老越吃香,要不招聘為什么都要求35歲以下呢?人老了肯定是貶值的,但老人的知識與經驗積淀多,這種積淀越多越吃香。就因為知識與經驗積淀多的人年齡普遍大,給人一種錯覺,以為越老越吃香。要小心了,如果年紀大積淀還不夠就該苦自己了。
六、會計人對數據要有敏感性,最好能張口就來。
可數據那么多,誰能全記得住呢?對數據敏感并非要面面俱到,建議重點關注以下幾組數據:公司的資金數額、存貨、往來款的增減變動、期間費用的增減變動、每月的納稅額、總經理重點關注的數據。
七、如果有人忽悠你,會計如何難,千萬別信。
會計是實踐性學科,更多在于實踐出真知。會計知識并不難,自學成才完全不成問題,從事會計工作不一定非得要接受專業(yè)教育,自學考證的會計人比比皆是。會計工作之難不在技能上,更多在溝通協調方面,如何用如簧之舌把財務的剛性要求宣貫下去。從這點看,成功的CFO大都是高情商的人。
八、數據是財務的尊嚴,會計人真理解它嗎?
這句話至少有三層含義:第一,不做假賬,報出的每一個數字都能經受檢驗,讓自己充滿正氣。第二,把數據裝進腦子里,隨時能記起,張口能說出,這是讓人尊重的職業(yè)素養(yǎng)。第三,把財務數據當成公司的機密,未公開的不亂說,不該說的絕不說,注意維護自己的職業(yè)道德。
九、會計人的節(jié)日免不了加班。
難道這三節(jié)注定是會計人的夢魘嗎?我剛參加工作時,逢三節(jié)也是次次加班,大伙都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第二年公司從外企來了個總經理,不同意假期加班。一則他覺得放假就該讓大家休息,二則他認為報表晚幾天不影響什么,果真是思路決定出路。
十、學會計是迷茫的,考會計是變化的,做會計是艱辛的,懂會計是曲折的。
我曾不止一次向同事、朋友解釋“財務與會計的概念孰大孰小”,“財務與會計的職能孰重孰輕”,“總會計師與財務總監(jiān)的位置孰高孰低”,“高級會計師與管理會計的水平孰優(yōu)孰劣”。每一次解釋我都有一種釋懷,又多一個人理解了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