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級會計職稱《經(jīng)濟法基礎》真題及解析(二)
8.【答案】BCD
【解析】(1)選項A:適用增值稅零稅率;(2)選項BCD:均免征增值稅。
【注釋】本題原考查的知識點根據(jù)2017年教材已過時,題目根據(jù)2017年教材進行了改編。
9.【答案】AB
【解析】現(xiàn)行消費稅的征稅范圍中,只有卷煙、白酒采取從價定率和從量定額的復合計征辦法。
10.【答案】ABD
【解析】(1)選項ABD: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全額為應納稅所得額;(2)選項C:財產(chǎn)轉(zhuǎn)讓所得,以收入全額減除財產(chǎn)凈值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11.【答案】BD
【解析】(1)選項BD:直接捐贈不得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扣除;(2)選項AC:準予在個人所得稅稅前的所得額中全額扣除。
12.【答案】ABCD
13.【答案】BCD
【解析】(1)選項B:一般的法律、會計、審計等方面的咨詢不屬于技術咨詢,其所立合同不貼印花。(2)選項C:印花稅征稅范圍中的財產(chǎn)租賃合同,不包括企業(yè)與主管部門簽訂的租賃承包合同。(3)選項D:電網(wǎng)與用戶之間簽訂的供用電合同不征收印花稅;對發(fā)電廠與電網(wǎng)之間、電網(wǎng)與電網(wǎng)之間簽訂的購售電合同,應按購銷合同征收印花稅。
14.【答案】ABCD
【解析】關稅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包括:從價稅計算方法、從量稅計算方法、復合稅計算方法和滑準稅計算方法。
15.【答案】ABC
【解析】選項D:稅務機關有權到車站、碼頭、機場、郵政企業(yè)及其分支機構檢查納稅人托運、郵寄應納稅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chǎn)的“有關單據(jù)、憑證和有關資料”,不包括自帶物品。
三、判斷題
1.【答案】√
【解析】法憑借國家強制力的保證而獲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強制性。
2.【答案】×
【解析】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fā)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
3.【答案】×
【解析】信用證結(jié)算方式只適用于國內(nèi)“企業(yè)之間”商品交易產(chǎn)生的貨款結(jié)算。
4.【答案】√
5.【答案】√
【解析】寶石坯是經(jīng)采掘、打磨、初級加工的珠寶玉石半成品,對寶石坯應按規(guī)定征收消費稅。
6.【答案】×
【解析】納稅人出租不動產(chǎn),應當向不動產(chǎn)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注釋】本題原考查的知識點根據(jù)2017年教材已過時,題目根據(jù)2017年教材進行了改編。
7.【答案】√
8.【答案】√
【解析】關稅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包括:從價稅計算方法、從量稅計算方法、復合稅計算方法和滑準稅計算方法。
9.【答案】×
【解析】印花稅應稅憑證應在書立、領受時即行貼花完稅,不得延至憑證生效日期貼花。
10.【答案】√
四、不定項選擇題
【資料1答案】
1.【答案】D
【解析】支票的付款人為出票人的開戶銀行。
2.【答案】BC
【解析】支票的金額、收款人名稱,可以由出票人授權補記。
3.【答案】CD
【解析】(1)選項AD:由于持票人丙公司未按照規(guī)定期限提示付款,喪失了對出票人以外的前手的追索權,丙公司無權向乙公司行使追索權,但仍可以向出票人(甲公司)行使追索權;(2)選項B:P銀行并未在票據(jù)上簽章,不承擔票據(jù)責任,丙公司無權向P銀行行使追索權;(3)選項C:由于持票人丙公司未按照規(guī)定期限提示付款(自出票之日起超過了10日),付款人P銀行有權拒絕付款。
4.【答案】A
【解析】支票的持票人對出票人的追索權,消滅時效期間為6個月,自出票日起算。
【資料2答案】
1.【答案】ACD
【解析】購進材料用于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用于職工食堂屬于集體福利),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注釋】本考題選項B的政策已過時,您看到的B選項是老師根據(jù)2017年教材改編后的內(nèi)容。
2.【答案】C
【解析】甲公司提供貨物運輸服務同時收取的保價費,應作為價外費用(收入)處理,需換算為不含增值稅的價款。增值稅銷項稅額=(1110000+2220)÷(1+11%)×11%=110220(元)。
3.【答案】C
【解析】向客戶“支付”(而非“收取”)的賠償款,不得從銷售額中扣除,增值稅銷項稅額=31800÷(1+6%)×6%=1800(元)。
4.【答案】D
【解析】甲公司收取的貨物逾期保管費應并入提供貨物倉儲服務取得的銷售額,增值稅銷項稅額=(116600+21200)÷(1+6%)×6%=7800(元)。
【資料3答案】
1.【答案】C
【解析】(1)銷售(營業(yè))收入為2500萬元(不包括營業(yè)外收入);(2)廣告費稅前扣除限額=2500×15%=375(萬元),實際發(fā)生廣告費300萬元,未超過扣除限額,可以據(jù)實扣除。
2.【答案】ABCD
【解析】(1)選項AB:稅收滯納金、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不得在計算企業(yè)所得稅時扣除;(2)選項C:直接向某希望小學捐贈,不屬于公益性捐贈支出,不得在計算企業(yè)所得稅時扣除;(3)選項D:非廣告性質(zhì)的贊助支出,不得在計算企業(yè)所得稅時扣除。
3.【答案】D
【解析】(1)職工供暖費補貼和防暑降溫費屬于職工福利費,職工福利費實際發(fā)生額=23+20=43(萬元);(2)職工福利費稅前扣除限額=150×14%=21(萬元),實際發(fā)生額超過了扣除限額,應按照限額扣除,準予扣除的職工福利費是21萬元。
4.【答案】ABC
【解析】選項D:企業(yè)繳納的增值稅屬于價外稅,不得在企業(yè)所得稅前扣除。
預??忌鷤?017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輕松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