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預習考點:生產者對生產要素需求
2018年中級經濟師備考已經進行一個月的時間了,有志者事竟成,希望大家能夠發(fā)揮堅韌的意志,踏實備考,東奧小編為大家整理2018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內容導航】
一、生產者對生產要素的需求
二、生產者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
【所屬章節(jié)】
本知識點屬于《經濟基礎》科目第五章生產要素市場理論
【知識點】生產者對生產要素的需求、生產者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
生產者對生產要素的需求
1.生產要素市場:生產者或廠商(需求方)、消費者或居民(供給方)。
2.生產者對生產要素的需求:
(1)“引致需求”或者“派生需求”:反映生產要素市場和產品市場之間的關系。
(2)“聯(lián)合需求”或者“復合需求”:各生產要素之間存在互補性;各生產要素之間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
【舉例】:居民需要面包,廠商才做面包,才要面粉,黃油。
生產者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
(一)生產要素的相關變量
1.邊際物質產品(MPP):也稱邊際產量(MP),表示增加單位要素投入所帶來的產量增量。
MPP=ΔQ/ΔL
【舉例】:10名打字員共打印文件100份,新招聘一名打字員,11名打字員共打印文件106份,邊際產量MP=6。
2.邊際收益產品(MRP):增加單位要素使用所帶來的收益增量。MRP=ΔR/ΔL=MPP*MR
【舉例】:假設文件打印為企業(yè)帶來邊際收益(MR)為5元,則新招聘的打字員帶來的邊際收益產品MRP=6×5=30。
3.邊際產品價值(VMP):增加一單位的要素投入所增加的價值?!杖隫MP=MPP*P
【舉例】:假設每份文件價格(P)為5元,則VMP=6×5=30。
4.邊際要素成本(MFC):增加單位要素投入所帶來的成本增量。MFC =ΔC/ΔL=MPP*MC
5.平均要素成本(AFC):平均單位要素投入的成本。AFC=C/L
【示例】:11名打字員總成本投入106元,每位打字員的成本(AFC)=106/11。
(二)生產者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
MRP=MFC:邊際收益產品等于邊際要素成本
【理解】:
1.MRP>MFC:增加單位要素帶來的收益大于成本,增加要素投入數(shù)量;
2.MRP<mfc:增加單位要素帶來的收益小于成本,減少要素投入數(shù)量。
祝大家2018年中級經濟師考試輕松過關!更多知識點歡迎查看:2018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預習考點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