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跌價準備含義
精選回答
存貨跌價準備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終,如由于存貨遭受毀損、全部或部分陳舊過時或銷售價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貨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按單個存貨項目的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的差額提取,并計入存貨跌價損失。是一種當存貨的可變現價值低于原成本時,采取的一種會計處理。
存貨跌價準備的賬務處理
當存貨的賬面成本超過可變現凈值的時候,就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時候賬務處理是: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存貨跌價準備
之后這個貨物對外銷售了結轉成本的時候賬務處理是:
存貨跌價準備
貸:庫存商品
存貨跌價準備計算方法
存貨跌價準備=庫存數量×(單位成本價-不含稅的市場價)。計算結果如為正數,說明存貨可變現價值低于成本價,存在損失,就按此數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如為負數,就不需計提。
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存貨的范圍比較寬,有在途物資、原材料、包裝物、在產品、低值易耗品、庫存商品、產成品,委托加工物資、委托代銷商品、分期收款發(fā)出商品等。
存貨是否需要計提跌價損失、關鍵取決于存貨所有權是否屬于本企業(yè)、存貨是否處于加工或使用狀態(tài)。凡是所有權不屬于本公司所有的存貨,不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損失,如受托代銷商品;凡是處于加工或使用過程中的存貨不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損失,如:委托加工物資、在產品(存貨實物形態(tài)及數量不容易確定)、在用低值易耗品(價值低且已攤入成本)等。
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
具體操作:資產負債表日,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企業(yè)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企業(yè)通常應當按照單個存貨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即資產負債表日,企業(yè)將每個存貨項目的成本與其可變現凈值逐一進行比較,按較低者計量存貨。其中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的,兩者的差額即為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
企業(yè)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應計入當期損益。 對于數量繁多、單價較低的存貨,可以按照存貨類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與在同一地區(qū)生產和銷售的產品系列相關、具有相同或類似最終用途或目的,且難以與其他項目分開計量的存貨,可以合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存貨具有相同或類似最終用途或目的,并在同一地區(qū)生產和銷售,意味著存貨所處的經濟環(huán)境、法律環(huán)境、市場環(huán)境等相同,具有相同的風險和報酬,因此可以對其進行合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相關知識點,可以點擊查看:
知識點的詳細解讀,考試重難點分析盡在東奧會計在線初級會計實務欄目。
免費試聽 全部>>
-
初級
應收票據
2024《初級會計實務》基礎精...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初級
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的賬務處理
2024《初級會計實務》基礎精...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初級
庫存現金
2024《初級會計實務》基礎精...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