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沖刺!2023年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不定項選擇題專項練習匯總




單選題 | 多選題 | 判斷題 | 不定項選擇題 |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不定項選擇題得分規(guī)則,在初級會計考試中此科目共3道不定項選擇題,每題4小問,共計12個小題,合計24分。每小題全部選對得2分,少選得相應分值,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一)
2022年8月9日,A公司為支付工程款向B公司簽發(fā)并承兌一張見票后3個月付款、金額為80萬元的商業(yè)匯票,C公司在匯票上簽章作了保證,但未記載保證日期。2022年10月11日,B公司將該商業(yè)匯票背書轉讓給D公司,用于支付服務費。D公司將該匯票背書轉讓給E公司,并記載“不得轉讓”字樣,E公司將該匯票背書轉讓給F公司,F公司在提示付款期內向A公司提示付款遭拒,遂向前手發(fā)起追索。
要求:
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題。
1.A公司簽發(fā)商業(yè)匯票時必須在匯票上記載的事項是( )。
A、無條件支付的委托
B、確定的金額
C、付款人名稱
D、出票人簽章
2.該匯票未記載保證日期,保證日期是( )。
A、2022年8月9日
B、2022年11月9日
C、2022年9月9日
D、2022年10月11日
3.下列關于D公司記載“不得轉讓”字樣法律效力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D公司記載“不得轉讓”字樣導致票據無效
B、D公司記載“不得轉讓”字樣導致背書無效
C、D公司對F公司不負保證責任
D、D公司對E公司不負保證責任
4.下列關于F公司行使追索權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F公司有權向A公司行使追索權
B、F公司有權向B公司行使追索權
C、F公司有權向C公司行使追索權
D、F公司有權向D公司行使追索權
答案及解析
(1)、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2)、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未記載保證日期的,出票日期為保證日期。
(3)、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背書人在票據上記載“不得轉讓”字樣(或者類似字樣),其后手再背書轉讓的,原背書人對后手的被背書人不承擔保證責任。D公司記載“不得轉讓”字樣,不會導致背書無效,也不會導致票據無效,只是表明D公司僅向E公司承擔票據責任,不向E公司之后的持票人F公司承擔票據責任。
(4)、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選項D:D公司將該匯票背書轉讓給E公司時記載“不得轉讓”字樣,D公司不對F公司承擔保證責任。
(二)
甲食品廠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22年5月發(fā)生以下業(yè)務:
(1)從農民手中購進大米用于生產雪餅,支付價款100000元,開具農產品收購發(fā)票。大米已在當月全部領用。
(2)購進貸款服務,取得普通發(fā)票注明稅額5000元;購進一批食品添加劑用于生產食品,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稅額6000元;租入一棟房屋,一層作為生產車間,二層作為職工食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稅額90000元。
(3)乙企業(yè)向甲食品廠購買了1000000元(不含稅)貨物,甲食品廠給予乙企業(yè)10%的折扣,開具增值稅發(fā)票,折扣額在同一張發(fā)票備注欄標明。
(4)甲食品廠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自產的食品,合同約定的含稅總價款是22600元,合同約定5月收取總價款的40%,剩余款項于6月支付。
已知:納稅人購進用于生產13%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按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甲食品廠銷售食品適用增值稅稅率為13%,取得的扣稅憑證符合抵扣規(guī)定。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題。
1.針對業(yè)務(1),下列關于甲食品廠購進大米可抵扣的進項稅額的計算列式中,正確的是( )。
A、0
B、100000×9%=9000(元)
C、100000×10%=10000(元)
D、100000×13%=13000(元)
2.針對業(yè)務(3),下列關于甲食品廠的銷項稅額的計算列式中,正確的是( )。
A、1000000×13%=130000(元)
B、1000000×(1-10%)×13%=117000(元)
C、1000000÷(1+13%)×13%=115044.25(元)
D、1000000×(1-10%)÷(1+13%)×13%=103539.82(元)
3.針對業(yè)務(4),下列關于甲食品廠5月的銷項稅額的計算列式中,正確的是( )。
A、22600÷(1+13%)×13%=2600(元)
B、22600×40%÷(1+13%)×13%=1040(元)
C、22600×60%÷(1+13%)×13%=1560(元)
D、22600×40%×13%=1175.2(元)
4.下列各項中,表述正確的是( )。
A、購進貸款服務可抵扣進項稅額5000元
B、購進食品添加劑可抵扣進項稅額6000元
C、租入房屋可抵扣進項稅額45000元
D、租入房屋可抵扣進項稅額90000元
答案及解析
(1)、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一般納稅人從農業(yè)生產者手中購進免稅農產品可以計算抵扣進項稅額,購進農產品用于生產適用13%稅率的貨物(生產出雪餅的稅率是13%),屬于深加工,扣除率為10%,所以購進大米可計算抵扣的進項稅額=100000×10%=10000(元)。
(2)、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納稅人采取折扣方式銷售貨物,如果銷售額和折扣額在同一張發(fā)票的金額欄分別注明,可以按折扣后的銷售額征收增值稅;如果將折扣額在備注欄注明或另開發(fā)票,不得從銷售額中扣除折扣額。本題中將折扣額寫在備注欄,所以不得扣減。
(3)、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增值稅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為書面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無書面合同的或者書面合同沒有約定收款日期的,為貨物發(fā)出的當天。所以只有40%的部分在5月發(fā)生納稅義務。
(4)、正確答案: B,D
答案解析
選項A:購進貸款服務、餐飲服務、居民日常服務和娛樂服務,不得抵扣進項稅額。選項C:納稅人租入固定資產、不動產,既用于一般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又用于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其進項稅額準予從銷項稅額中全額抵扣。
(三)
甲企業(yè)為居民企業(yè)。2022年有關收支情況如下:
(1)取得產品銷售收入4000萬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100萬元,國債利息收入50萬元,接受捐贈收入100萬元。
(2)業(yè)務招待費支出50萬元,廣告費支出500萬元。
(3)支付司法機關罰金20萬元,支付給客戶的違約金10萬元。
(4)直接向某希望小學捐款100萬元,通過市民政局向目標脫貧地區(qū)捐款30萬元。
(5)計提準備金50萬元,未經稅務機關核定。
(6)其他可在企業(yè)所得稅稅前扣除的成本、費用、稅金合計2000萬元。
已知:在計算企業(yè)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業(yè)務招待費支出按發(fā)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yè))收入的5‰;廣告費、業(yè)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yè))收入15%的部分,允許稅前扣除。
要求:
根據上述資料,分析回答下列小題。
1.甲企業(yè)下列收入中,應計入企業(yè)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是( )。
A、產品銷售收入4000萬元
B、特許權使用費收入100萬元
C、國債利息收入50萬元
D、接受捐贈收入100萬元
2.甲企業(yè)在計算2022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關于業(yè)務招待費和廣告費準予扣除數額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業(yè)務招待費準予扣除的數額為20.5萬元
B、業(yè)務招待費準予扣除的數額為30萬元
C、廣告費準予扣除的數額為500萬元
D、廣告費準予扣除的數額為615萬元
3.甲企業(yè)下列支出中,在計算2022年度企業(yè)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稅前扣除的是( )。
A、支付司法機關罰金20萬元
B、通過市民政局向目標脫貧地區(qū)捐款30萬元
C、向某希望小學捐款100萬元
D、計提準備金50萬元
4.下列計算甲企業(yè)2022年度企業(yè)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算式中,正確的是( )。
A、4000+100+50+100-20.5-500-10-30-2000=1689.5(萬元)
B、4000+100+100-30-500-10-2000=1660(萬元)
C、4000+100+100-20.5-500-10-30-2000=1639.5(萬元)
D、4000+100+100-20.5-500-10-30-2000-50=1589.5(萬元)
答案及解析
(1)、正確答案: A,B,D
答案解析
選項C:國債利息收入屬于免稅收入,不計入企業(yè)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2)、正確答案: A,C
答案解析
(1)選項AB:企業(yè)發(fā)生的與其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yè)務招待費支出,按照實際發(fā)生額的60%在企業(yè)所得稅前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yè))收入的5‰。銷售(營業(yè))收入包括主營業(yè)務收入、其他業(yè)務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屬于此類)和視同銷售收入,不包括營業(yè)外收入(接受捐贈收入屬于此類)和投資收益(國債利息收入屬于此類)。實際發(fā)生額的60%=50×60%=30(萬元)>銷售(營業(yè))收入×5‰=(4000+100)×5‰=20.5(萬元),當年準予在企業(yè)所得稅前扣除的業(yè)務招待費為20.5萬元。(2)選項CD:企業(yè)發(fā)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yè)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yè))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實際發(fā)生額500萬元<銷售(營業(yè))收入×15%=(4000+100)×15%=615(萬元),則稅前準予扣除的廣告費為500萬元。
(3)、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1)選項A:納稅人違反國家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被司法機關處以的罰金,不得在稅前扣除;(2)選項C:直接向受贈人的捐款支出,不得在稅前扣除;(3)選項D: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不得在稅前扣除。
(4)、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采用直接法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甲企業(yè)2022年度企業(yè)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4000(產品銷售收入)+100(特許權使用費收入)+100(接受捐贈收入)-20.5(業(yè)務招待費支出)-500(廣告費支出)-10(支付給客戶的違約金)-30(向目標脫貧地區(qū)的捐贈)-2000(其他可在企業(yè)所得稅前扣除的成本、費用、稅金)=1639.5(萬元)。
(四)
2022年2月1日,李某到甲公司工作,2月10日雙方訂立了書面勞動合同,合同約定:合同期限3年,試用期3個月;試用期月工資4000元,試用期滿月工資5000元;競業(yè)限制期限3年,競業(yè)限制期限內甲公司每月向李某支付經濟補償3000元。
2023年2月1日,李某向甲公司提出辭職。2023年3月15日,雙方正式解除勞動合同。合同解除后,甲公司依約向李某支付競業(yè)限制經濟補償,要求李某履行競業(yè)限制義務。2023年4月15日,甲公司得知李某已經在同行業(yè)的乙公司工作,即要求李某支付違約金并繼續(xù)履行競業(yè)限制義務,雙方發(fā)生爭議,甲公司申請勞動仲裁。
已知:甲公司所在地月最低工資標準為3000元。
要求:
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題。
1.李某與甲公司之間勞動關系建立的時間是( )。
A、2022年2月1日
B、2022年2月10日
C、2022年5月1日
D、2022年5月10日
2.雙方在勞動合同中的約定事項,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是( )。
A、試用期3個月
B、試用期月工資4000元
C、競業(yè)限制期限3年
D、競業(yè)限制期限內甲公司每月向李某支付經濟補償金
3.關于解除勞動合同時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的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
A、李某有權要求甲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
B、李某未給甲公司造成損害,應由甲公司支付賠償金
C、勞動合同雖未到期,李某也有權要求解除勞動合同
D、因勞動合同未到期,李某應向甲公司支付違約金
4.關于甲公司申請勞動仲裁,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
A、仲裁時效期間自2023年4月15日起計算
B、甲公司應向甲公司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C、該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1年
D、該勞動爭議仲裁收費
答案及解析
(1)、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2022年2月1日)起建立。
(2)、正確答案: A,B,D
答案解析
(1)選項A:3年以上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2)選項B: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試用期滿后工資)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3)選項C:競業(yè)限制期限不得超過2年。(4)選項D:競業(yè)限制補償金是用人單位對勞動者履行競業(yè)限制義務的經濟補償,用人單位應當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在競業(yè)限制期內按月支付。
(3)、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1)選項AB:勞動者主動辭職并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不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賠償金。(2)選項D:服務期違約金、競業(yè)限制違約金是勞動合同法律制度認可的2種違約金,協商解除勞動合同不涉及違約金。
(4)、正確答案: A,C
答案解析
(1)選項AC: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1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2023年4月15日)起計算。(2)選項B: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3)選項D:勞動爭議仲裁不收費,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經費由財政予以保障。
注:以上《經濟法基礎》習題由東奧名師及東奧教研團隊提供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