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交換交易實現(xiàn)的企業(yè)合并,合并成本為購買方在購買日為取得對被購買方的控制權而付出的資產、發(fā)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fā)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企業(yè)合并中形成母子公司關系的,母公司應當編制購買日的合并資產負債表,其中包括因企業(yè)合并取得的被購買方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及或有負債應當以公允價值列示。合并日后資產負債表日,母公司應按照權益法調整長期股權投資,根據調整后的金額再編制合并抵銷分錄。
例1:2005年l2月31日A公司支付26 000萬元取得龍發(fā)公司80%的股權。取得股權當日,龍發(fā)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30 000萬元,可辨認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為29 800萬元。其中一棟辦公樓公允價值為600萬元,賬面價值400萬元,該辦公樓尚可使用l0年,使用期滿后無凈殘值。其他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相等。龍發(fā)公司所有者權益項目金額如下:股本l5 000萬元,資本公積6 000萬元,盈余公積5 000萬元,未分配利潤3 800萬元(購買前A公司與龍發(fā)公司無關聯(lián)關系)。2006年,龍發(fā)公司共實現(xiàn)凈利潤3 000萬元,分配了1 000萬元現(xiàn)金股利(假設股利支付在當年年底已經完成)。另外,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利得導致資本公積增加800萬元。2007年龍發(fā)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4 000萬元,分配了l 000萬元現(xiàn)金股利(假設股利支付在當年年底已經完成)。另外某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利得導致資本公積增加600萬元。龍發(fā)公司按照l0%的比例計提盈余公積。
(1)2005年12月31日編制抵銷分錄購買日商譽=26 000-30 000×80%=2 000(萬元)
借:股本 150 000 000
資本公積 62 000 000
盈余公積 50 000 000
未分配利潤 38 000 000
商譽 20 00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260 000 000
少數(shù)股東權益 60 000 000
(2)2006年12月31日編制抵銷分錄首先,對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核算改為權益法核算。
借:長期股權投資 22 240 000
貸:投資收益 15 840 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6 400 000權益法下確認的投資收益為2 384萬元[(3 000-20)×80%],成本法下確認的投資收益為800萬元,因此追加確認1 584萬元的投資收益。屬于其他原因導致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中應享有的份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并調整權益。
其次,編制抵銷分錄。
借:股本 150 000 000
資本公積 70 000 000
盈余公積 53 000 000
未分配利潤 54 800 000
商譽 20 00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282 240 000
少數(shù)股東權益 65 560 000
資本公積年末數(shù)=6 000+200+800=7 000(萬元)
未分配利潤年來數(shù)=3 800+3 000-20-300-1 000=5 480(萬元)
(3)2007年12月31日編制抵銷分錄對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核算改為權益法
借:長期股權投資 50 880 000
貸:投資收益 23 840 000
未分配利潤 15 840 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1 200 000
權益法下2006年長期股權投資的調整如前面所述。2007年權益法下確認的投資收益為(4 000-20)×80%=3 184萬元,成本法下確認的投資收益為800萬元,因此追加確認2 384萬元的投資收益。屬于其他原因導致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中應享有的份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并調整權益。
借:股本 150 000 000
資本公積 76 000 000
盈余公積 57 000 000
未分配利潤 80 600 000
商譽 20 00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310 880 000
少數(shù)股東權益 72 720 000
資本公積年末數(shù)=7 000+600=7 600(萬元)
未分配利潤年末數(shù)=5 480+4 000-20-400-1 000=8 060(萬元)
例2:(接例l)如果2006年龍發(fā)公司共實現(xiàn)凈利潤3 000萬元,分配了2 990萬元現(xiàn)金股利(假設股利在當年年底已支付)。
(1)首先對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核算改為權益法。成本法下購買方已經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 23 920 000
貸:投資收益 23 920 000
收到的現(xiàn)金股利小于投資方應享有的投資后被投資方實現(xiàn)凈利潤的份額,因此將收到的現(xiàn)金股利全部確認為投資收益。
權益法下確認投資收益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 23 840 000
貸:投資收益 23 840 000
投資收益=(3 000-20)×80%=2 384(萬元)
權益法下收到現(xiàn)金股利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 23 92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23 840 000
投資收益 80 000
自被投資單位取得的現(xiàn)金股利或利潤超過已確認投資收益部分,但未超過投資以后被投資單位實現(xiàn)的賬面凈利潤中本企業(yè)享有的份額,應作為投資收益處理?梢园l(fā)現(xiàn),在這種情況下,涉及投資收益以及收取股利的賬務處理,成本法與權益法的處理完全相同。但站在集團的角度,今年實現(xiàn)凈利潤2980萬元,分配了2990萬元,出現(xiàn)了l0萬元的清算股利。因此,需要對清算股利進行處理。
借:投資收益 8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80 000
(2)2006年年末編制抵銷分錄
借:股本 150 000 000
資本公積 62 000 000
盈余公積 53 000 000
未分配利潤 34 900 000
商譽 20 00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259 920 000
少數(shù)股東權益 59 980 000
資本公積年末數(shù)=6 000+200=6 200(萬元)
未分配利潤年末數(shù)=3 800+3 000-20-300-2 990=3 490(萬元)
如果2006年龍發(fā)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3 000萬元,分配現(xiàn)金股利3 100萬元,則自被投資單位取得的現(xiàn)金股利或利潤超過已確認投資收益,同時也超過了投資以后被投資單位實現(xiàn)的賬面凈利潤中本企業(yè)按持股比例應享有的部分,該部分金額應作為投資成本的收回。在這種情況下,涉及投資收益以及收取股利的賬務處理,成本法與權益法的處理完全相同,但站在集團的角度,今年實現(xiàn)凈利潤2 980萬元,分配了3 100萬元,出現(xiàn)了120萬元的清算股利。成本法下已經確認了80萬元的清算股利,沖減了80萬元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因此,需要對未確認的l6萬元清算股利進行處理。
借:投資收益 16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60 000
2006年年末編制抵銷分錄:
借:股本 150 000 000
資本公積 62 000 000
盈余公積 53 000 000
未分配利潤 33 800 000
商譽 20 00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259 040 000
少數(shù)股東權益 59 760 000
資本公積年末數(shù)=6 000+200=6 200(萬元)
未分配利潤年末數(shù)=3 800+3 000-20-300-3 100=3 380(萬元)
責任編輯:wangjing
- 上一篇文章: 企業(yè)能否以其他公司名義代為出資
- 下一篇文章: 存貨的確認和初始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