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幣折算的方法有哪些
外幣折算的四種方法:單一匯率法;現行匯率發(fā)(以現行匯率為主要折算匯率的外幣報表折算方法);多種匯率法;流動與非流動項目法、貨幣與非貨幣項目法、時態(tài)法。在流動與非流動項目法下,將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與負債劃分為貨幣性項目與非流動性項目兩大類。時態(tài)法又稱為時間度量法是一種以資產、負債項目的計量屬性作為選擇折算匯率依據的一種外幣報表折算方法。
外幣折算的四種方法
1.流動與非流動項目法
在流動與非流動項目法下,將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和負債項目劃分為流動性項目與非流動性項目兩大類。
(1)流動性資產和負債項目的外幣金額按編表日的現行匯率折算;
(2)非流動資產和負債項目則按其原入賬的歷史匯率折算;
(3)所有者權益中的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等項目按照交易或事項發(fā)生日的歷史匯率折算。
(4)對利潤和利潤分配表各項目,除折舊費用和攤銷費用按照相關資產入賬時的歷史匯率折算外,其他收入和費用各項目均按會計期內的平均匯率折算。
2.貨幣與非貨幣項目法
在貨幣與非貨幣項目法下,將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和負債項目劃分為貨幣性項目與非貨幣性項目兩大類。
(1)貨幣性項目采用現行匯率折算。
(2)非貨幣性項目則采用交易或事項發(fā)生日的歷史匯率折算。
(3)未分配利潤項目則按照資產負債表的平衡關系倒擠確定。
(4)對于利潤和利潤分配表以及折舊費用和攤銷費用各項目按照相關資產入賬時的歷史匯率折算。
(5)對于其他收入、費用項目則按照會計期間內的平均匯率折算(從原則上說,也應是按照交易或事項發(fā)生日的匯率折算)。
(6)對于提取盈余公積、分配現金股利等利潤分配項目按照發(fā)生日的匯率折算。
(7)對于年末未分配利潤項目則按照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項目折算后的金額填列。
3.時態(tài)法
時態(tài)法又稱為時間度量法是一種已資產、負債項目的計算屬性為選擇折算匯率依據的一種外幣報表折算方法。
在時態(tài)法下,現金、應收及應付項目按現行資產負債表編制日期的匯率折算,對其他的資產和負債項目則根據其性質分別按歷史匯率或現行匯率折算。
非貨幣項目根據計價屬性選擇匯率:如果采用歷史成本計價,應該用歷史匯率折算;如果用市價計價,應該用現行匯率折算。
所有者權益中的除了未分配利潤項目以外的其他項目用歷史匯率折算。
4.現行匯率法
現行匯率法是一種以現行匯率為主要折算的外幣報表折算方法。將所有的資產、所有的負債,所有的收入、費用及利潤分配發(fā)生額都按現行匯率折算;(其中:收入、費用、利潤分配也可按會計期間平均匯率折算)
只有所有者權益中的除“未分配利潤”外其他項目用歷史匯率折算。
推薦閱讀:
說明:因政策不斷變化,以上會計實操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以官方更新內容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