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是最基本的會計等式,通常稱為第一會計等式。收人-費用=利潤,這一等式可稱為第二會計等式,是資金運動的動態(tài)表現,是編制損益表的依據,是一定時期的動態(tài)數字。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利潤,這是將第一會計等式和第二會計等式相結合的第三會計等式,是利潤分配前的會計等式。
更新時間:2022-12-15 14:44:04 查看全文>>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是最基本的會計等式,通常稱為第一會計等式。收人-費用=利潤,這一等式可稱為第二會計等式,是資金運動的動態(tài)表現,是編制損益表的依據,是一定時期的動態(tài)數字。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利潤,這是將第一會計等式和第二會計等式相結合的第三會計等式,是利潤分配前的會計等式。
更新時間:2022-12-15 14:44:04 查看全文>>
會計的六個基本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利潤=收入-費用”、“資產+費用=負債+收入+所有者權益”、“資產=權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資產=負債+收入+所有者權益-費用”。
會計等式是揭示會計要素之間內在聯系的數學表達式,又稱會計方程式或會計恒等式。是在會計核算中反映各個會計要素經濟關系利用數學公式即數量關系的數學表達式,又稱會計方程式、會計平衡公式、會計恒等式。它是各會計主體設置賬戶進行復式記賬和編制會計報表的報表的理論依據。
會計等式提示各會計要素之間的聯系,是復式記賬、試算平衡和編制會計報表的理論依據,反映資產負債表要素之間的數量關系的等式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反映利潤表要素之間的數量關系的等式是:收入-費用=利潤。
靜態(tài)等式
靜態(tài)會計等式是反映企業(yè)在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會計等式,是由靜態(tài)會計要素(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組合而成。
其公式為:資產=權益=債權人權益+所有者權益=負債+所有者權益
動態(tài)等式
會計恒等式有兩個。分別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資產表明企業(yè)擁有什么經濟資源和擁有多少經濟資源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表明經濟資源的來源渠道,即誰提供了這些經濟資源
該等式反映了企業(yè)在某一特定時點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者之間的平衡關系,該等式被稱為財務狀況等式、基本會計等式或靜態(tài)會計等式
它是復式記賬法的理論基礎,也是編制資產負債表的依據
收入-費用=利潤
六大會計要素恒等式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利潤=收入-費用
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并由企業(yè)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yè)帶來經濟利益。
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yè)。
所有者權益又稱凈資產,是指企業(yè)所有者享有的企業(yè)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后的剩余權益。
收入是指企業(yè)在日?;顒又行纬傻摹е滤姓邫嘁嬖黾拥?、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會計六要素恒等式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并由企業(yè)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yè)帶來經濟利益。
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yè)。
所有者權益又稱凈資產,是指企業(yè)所有者享有的企業(yè)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后的剩余權益。
收入是指企業(yè)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費用是指企業(yè)在日?;顒又邪l(fā)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試算平衡,是指根據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guī)則和資產與權益的恒等關系,通過對所有賬戶的發(fā)生額和余額的匯總計算和比較,來檢查記錄是否正確的一種方法。
方法:包括發(fā)生額試算平衡法和余額試算平衡法兩種方法。
分類
(1)發(fā)生額的試算平衡法
發(fā)生額試算平衡是指全部賬戶本期借方發(fā)生額合計與全部賬戶本期貸方發(fā)生額合計保持平衡,即:
全部賬戶本期借方發(fā)生額合計=全部賬戶本期貸方發(fā)生額合計
發(fā)生額試算平衡的直接依據是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guī)則。
試算平衡,是指根據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guī)則和資產與權益的恒等關系,通過對所有賬戶的發(fā)生額和余額的匯總計算和比較,來檢查記錄是否正確的一種方法。它包括發(fā)生額試算平衡法和余額試算平衡法兩種方法。
1、發(fā)生額的試算平衡法
發(fā)生額試算平衡,是指全部賬戶本期借方發(fā)生額合計與全部賬戶本期貸方發(fā)生額合計保持平衡,即:全部賬戶本期借方發(fā)生額合計=全部賬戶本期貸方發(fā)生額合計。
發(fā)生額試算平衡的直接依據是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guī)則。
2、余額試算平衡法
余額試算平衡,是指全部賬戶借方期末(初)余額合計與全部賬戶貸方期末(初)余額合計保持平衡,即:全部賬戶借方期末(初)余額合計=全部賬戶貸方期末(初)余額合計。
余額試算平衡的直接依據是財務狀況等式。
試算平衡的局限性
會計平衡公式是反映會計基本要素資產與權益平衡關系的恒等式。其一般表達式為:資產=權益;會計恒等式,所謂會計的恒等式,也有人稱之為會計方程、會計平衡公式。它表現了會計要素之間的數量關系,是會計方法的出發(fā)點和基礎。在一個企業(yè)中,企業(yè)擁有的全部資產都相應有其權益。權益是對企業(yè)資產可以提出要求的權利,它是由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組成的。故會計平衡公式也可表示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是靜態(tài)平衡公式) 動態(tài)會計平衡公式為: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
會計等式的表現形式有財務狀況等式、經營成果等式、財務狀況等式和經營成果等式的聯系。
財務狀況等式
財務狀況等式,亦稱基本會計等式和靜態(tài)會計等式,是用以反映企業(yè)某一特定時點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者之間平衡關系的會計等式。即: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這一等式是復式記賬法的理論基礎,也是編制資產負債表的依據。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也稱資產負債表的要素,反映企業(yè)的財務狀況,第一會計等式是編制資產負債表的理論依據。
經營成果等式
相關知識推薦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三個會計恒等式
黃潔洵初級《經濟法基礎》
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碩士、中國注冊會計師(非執(zhí)業(yè)),法律職業(yè)資格,擁有多年的銀行、資產管理公司法務經驗。2007年起開始從事注冊會計師考試培訓,2009年起開始從事會計職稱考試和稅務師考試培訓。
郭守杰初級《經濟法基礎》
經濟學博士,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博士后。1995年開始從事《經濟法》考試輔導,1998年開始編著“輕松過關”系列圖書。
王穎初級《初級會計實務》
中國注冊會計師、稅務師,全國律師協(xié)會會員、天津市律師協(xié)會會員、天津市稅務師協(xié)會會員,就職于天津某知名律師事務所,理論基礎殷實,實務經驗及考試輔導經驗豐富。
知識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