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fā)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制造費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燃料及動力等)、直接工資(生產人員的工資、補貼)、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費)
更新時間:2025-01-10 14:49:05 查看全文>>
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fā)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制造費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燃料及動力等)、直接工資(生產人員的工資、補貼)、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費)
更新時間:2025-01-10 14:49:05 查看全文>>
生產成本結轉會計分錄
1.車間領用原材料,按照成本核算對象進行直接計入: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2.發(fā)生工人工資,按照成本核算對象直接計入或分配計入:
直接生產工人工資直接計入,輔助車間或者車間管理人員工資分配計入。
借:制造費用
直接用于產品生產的自制材料成本確實通過“生產成本”科目進行核算。這是因為自制材料直接參與了產品的生產過程,并構成了產品實體的一部分,因此其成本應計入生產成本。
(一)具體來說,當企業(yè)自制材料并直接用于產品生產時,會計部門會根據材料的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以及相關的生產記錄,編制會計分錄,將自制材料的成本計入“生產成本”科目的相應子目中。這樣做可以清晰地反映企業(yè)在生產過程中所發(fā)生的各項耗費,有助于企業(yè)進行成本控制和利潤分析。
(二)自制材料的成本通常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費用。其中,原材料成本是指用于制造自制材料的各種原材料的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參與自制材料制造過程的工人的工資和福利等支出;制造費用則是指與自制材料制造過程相關的間接費用,如設備折舊費、水電費等。
與自制材料相比,外購材料是指企業(yè)從外部供應商處購買的材料。在會計核算上,外購材料的成本通常計入“原材料”科目,并在后續(xù)加工或生產過程中逐步轉入“生產成本”科目。而自制材料則直接在生產過程中計入“生產成本”科目。
綜上所述,直接用于產品生產的自制材料成本是通過“生產成本”科目進行核算的。這一做法符合會計原則,有助于企業(yè)準確核算生產成本,進行成本控制和利潤分析。
相關知識點,可以點擊查看:
外購半成品成本通過“生產成本”科目核算么
外購半成品成本通常不通過“生產成本”科目核算,而是計入“原材料”科目或企業(yè)自設的“半成品”科目。這是因為外購半成品被視為企業(yè)的原材料儲備,用于后續(xù)加工或生產,其成本應計入存貨成本,而非直接計入生產成本。
(一)具體來說,當企業(yè)購買外購半成品時,一般會通過“原材料”科目或企業(yè)自設的“半成品”科目進行核算。這樣做可以清晰地反映企業(yè)的存貨情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同時,也有助于企業(yè)進行成本控制和利潤分析。
(二)在會計實踐中,外購半成品的成本并不通過“生產成本”科目進行核算。外購半成品,作為企業(yè)的存貨之一,其成本應計入“原材料”科目或企業(yè)根據自身需要設立的“半成品”科目中。這是因為外購半成品已經被其他企業(yè)生產出來,購買方購買后,通常將其作為原材料或半成品儲備,用于后續(xù)的加工或生產活動。
在會計處理上,企業(yè)會根據購買外購半成品的發(fā)票、入庫單等原始憑證,編制會計分錄,將外購半成品的成本計入“原材料”或“半成品”科目。如果后續(xù)需要對這些半成品進行加工或生產,那么加工過程中發(fā)生的費用才會計入“生產成本”科目。
綜上所述,外購半成品的成本并不通過“生產成本”科目進行核算,而是計入“原材料”或企業(yè)根據自身需要設立的“半成品”科目中。這一做法有助于企業(yè)清晰地反映存貨的構成和成本,為后續(xù)的加工、生產和銷售活動提供準確的成本信息。
相關知識點,可以點擊查看:
生產車間機器設備的折舊費通過“生產成本”科目核算么
生產成本科目主要核算企業(yè)進行工業(yè)性生產發(fā)生的各項生產成本,包括兩個二級科目: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明細科目:
1.基本生產成本(5001001)
產成品(500100101)
職工薪酬(50010010101):核算生產產品過程中直接支付給生產工人的工資、獎金、福利等費用。
主要材料(50010010102):核算生產產品所消耗的主要原材料費用。
輔助材料(50010010103):核算生產產品過程中消耗的輔助材料費用。
包括。
生產成本包括制造費用。
生產成本是指生產活動的成本,即企業(yè)為生產產品而發(fā)生的成本。它是生產過程中各種資源利用情況的貨幣表示,包括直接材料費(如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動力包裝等材料的成本)、直接工資、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分配轉入的間接費用(即制造費用)。
制造費用是指企業(yè)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fā)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包括工資福利、租賃設備生產的費用、生產設備的折舊費用、為在職員工支付的勞動保險費、設備維修期間發(fā)生的停機損耗費用等。這些制造費用不能直接計入產品成本,而是需要按照發(fā)生的地點每月進行匯總,然后通過一定的規(guī)則分配到產品的成本中。
一般性的生產成本計算過程:
1.確定成本計算對象:
根據企業(yè)生產特點和成本管理要求,明確成本計算的基本單位,如產品品種、批次等。
間接生產費用是指與生產工藝沒有直接聯(lián)系,間接用于產品生產的各項費用。這些費用主要用于組織和管理生產活動,而非直接涉及產品的制造過程。
常見的間接生產費用:
1.管理人員薪酬:生產單位管理人員的工資和福利費,包括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和福利費。
2.辦公費用:如辦公文具、辦公設備折舊、通訊費用等。
3.水電費用:車間或生產單位的水電消耗費用。
4.機物料消耗:機器設備正常運行所需的輔助材料消耗,如潤滑油、清潔劑等。
5.勞動保護費:為員工提供勞動保護設備、服裝等所產生的費用。
生產車間固定資產維修費屬于固定資產費用化的后續(xù)支出,因為是日常維修費,所以不符合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則應計入管理費用科目。如果是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大修理費用,則應予資本化。
車間設備維修費,《企業(yè)會計準則》規(guī)定計入管理費用,不再計入制造費用。原因:將生產車間發(fā)生的修理費直接計入管理費用,是基于修理費應該費用化,如果按原制度計入制造費用,則計入了存貨,進行了資本化。
修理費用支出,一般是指為了恢復固定資產原狀或維持其原有效能而發(fā)生的費用支出。如對固定資產進行周期性的修理。對機器設備、運輸工具等進行全部拆卸、更換部分主要部件、配件。或定期大修。對房屋、建筑物進行檢修和局部翻修等支出,均可作為企業(yè)當期費用列支。
無形資產攤銷的審查:主要包括:無形資產的估價是否真實、合理。無形資產的攤銷期限是否合理,注意查明無形資產仍可長期使用而其價值已全部攤銷,或者無形資產的使用期限已到,而其價值尚未攤銷完畢的情況,這可通過查閱無形資產攤銷明細賬查明。有無將無形資產攤銷列入固定資產折舊的錯誤處理。
土地使用費的審查:主要包括:根據有關規(guī)定,核實列支的土地使用費是否真實、正確。有無將上年度或下年度的土地使用費列作當年費用。對未辦理土地使用證書或雖已辦理了證書,但當年未支付土地使用費的,應查明其是否按規(guī)定預提了土地使用費,并計入當年損益。
相關知識點,可以點擊查看:
管理費用或制造費用。
1.將生產設備的維修費用計入管理費用,那么這些費用將被視為管理成本,用于計算企業(yè)的銷售、一般行政和其他管理費用等。這種做法適用于維修費用相對較低,且不會直接影響產品成本的情況。
2.將生產設備的維修費用計入制造費用,那么這些費用將被視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等,用于計算產品的制造成本。計入制造費用適用于維修費用較高,且直接影響產品成本的情況。
生產設備所適用的折舊年限一般為10年,其為我國《企業(yè)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的明文規(guī)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guī)定外,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最新規(guī)定
1.房屋、建筑物為20年。
2.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生產成本
黃潔洵初級《經濟法基礎》
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碩士、中國注冊會計師(非執(zhí)業(yè)),法律職業(yè)資格,擁有多年的銀行、資產管理公司法務經驗。2007年起開始從事注冊會計師考試培訓,2009年起開始從事會計職稱考試和稅務師考試培訓。
郭守杰初級《經濟法基礎》
經濟學博士,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博士后。1995年開始從事《經濟法》考試輔導,1998年開始編著“輕松過關”系列圖書。
王穎初級《初級會計實務》
中國注冊會計師、稅務師,全國律師協(xié)會會員、天津市律師協(xié)會會員、天津市稅務師協(xié)會會員,就職于天津某知名律師事務所,理論基礎殷實,實務經驗及考試輔導經驗豐富。
知識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