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企業(yè)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消耗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年限平均法: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
更新時間:2025-08-10 11:47:29 查看全文>>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企業(yè)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消耗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年限平均法: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
更新時間:2025-08-10 11:47:29 查看全文>>
固定資產折舊分錄
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計提的折舊應通過“累計折舊”科目核算。
借:制造費用(生產車間計提折舊)
管理費用(企業(yè)管理部門、未使用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銷售費用(企業(yè)專設銷售部門計提折舊)
其他業(yè)務成本(企業(yè)出租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研發(fā)支出(企業(yè)研發(fā)無形資產時使用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固定資產累計折舊會計分錄:
借:制造費用(用于生產車間)
管理費用(用于行政管理部門)
銷售費用(用于銷售部門)
在建工程(用于工程建設)
研發(fā)支出(用于項目研發(fā))
其他業(yè)務成本(用于經營出租)
折舊費指根據企業(yè)的固定資產原值,剔除不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因素,按照規(guī)定的殘值率和折舊方法計算提取的折舊費用。
固定資產折舊費從固定資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按月計提;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從停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提。
企業(yè)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
1、年限平均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壽命(年)
=固定資產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
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
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公式:
年折舊額=期初固定資產凈值×2/預計使用年限
最后兩年改為年限平均法
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指在最初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后的金額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特點:
應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平均攤銷。屬于加速折舊法。
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公式:
年折舊率=該年尚可使用年數/各年尚可使用年數總和=(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數)/[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
應計折舊額
應計折舊額,是指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后的金額。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還應當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應計折舊額=原值-凈殘值-減值準備
影響固定資產折舊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固定資產原價;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等。折舊方法的選擇應當遵循可比性原則,如需變更,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說明。
1.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
方法一:
(1)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
(2)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3)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月折舊率
方法二:
年限平均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平均年限法是最簡單、最普遍的折舊方法,又稱“直線法”或“平均法”,是按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平均地提折舊的方法。按此計算方法所計算的每年的折舊額是相同的,因此,在各年使用資產情況相同時,采用直線法比較恰當。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應計折舊額是指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后的金額。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還應當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折舊分錄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有哪些?
知識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