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理論的演變_2025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易錯易混
生活不是等待風暴過去,而是學會在雨中翩翩起舞,濺起水花。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作為必考科目,已經報考2025年中級經濟師考試考生們注意了,下面為同學們準備了經濟基礎的易錯易混點,無論是學還是練,先了解科目易錯易混的考點是很有必要的,快快學起來。
???
【所屬部分】
第一篇 經濟學基礎
【易錯易混知識點】
國際貿易理論的演變
絕對優(yōu)勢理論 亞當·斯密(英國) | (1)各國在生產技術上的絕對差異導致勞動生產率和生產成本的絕對差異,這是國際貿易和國際分工的基礎 (2)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具有絕對優(yōu)勢的產品,而進口其不具有絕對優(yōu)勢的產品,其結果是可以節(jié)約社會資源,提高產出水平 |
比較優(yōu)勢理論 大衛(wèi)·李嘉圖(英國) | (1)決定國際貿易的因素是兩個國家產品的相對生產成本,而不是生產這些產品的絕對生產成本 (2)只要兩國之間存在生產成本上的差異,即使其中一方處于完全的劣勢地位,國際貿易仍會發(fā)生,而且貿易會使雙方均獲得收益 |
要素稟賦理論 赫克歇爾和俄林(瑞典) | (1)各國的資源條件不同,也就是生產要素的供給情況不同,這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基礎 (2)根據要素稟賦理論(赫克歇爾-俄林理論),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那些能夠充分利用本國相對充裕要素的產品,進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國相對稀缺要素的產品 (3)國際貿易的基礎是生產資源配置或要素儲備比例上的差別 (4)通過國際貿易,往往會使各個國家之間的要素報酬差異趨于縮小,出現(xiàn)要素價格均等化趨勢 |
規(guī)模經濟貿易理論克魯格曼(美國) | (1)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等提出了規(guī)模經濟的貿易學說,來解釋相似資源儲備國家之間和同類工業(yè)品之間的雙向貿易現(xiàn)象 (2)大規(guī)模的生產可以降低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 (3)傳統(tǒng)的貿易理論一般不考慮生產規(guī)模的變化,或假設規(guī)模報酬不變。另外,還假設各國生產的產品都是同質的,國際市場是完全競爭的。規(guī)模經濟貿易理論認為,許多產品的生產都有規(guī)模報酬遞增的特點,即隨著生產規(guī)模的擴大,單位要素投入能夠生產更多的產品,因此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就會降低。克魯格曼認為,工業(yè)產品是類似的,但不是同質的,大多數(shù)工業(yè)產品的市場是不完全競爭的 |
(以上內容源自東奧會計師在線教研團隊)
免費刷▼刷題必備
(↑掃碼進入東奧小程序,免費題庫等你刷)
備考2025年中級經濟師可以參考中級經濟師考試真題,勤做練習,腳踏實地方可有質的突破。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