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級會計職稱報名條件是什么?要求高不高?




轉眼已經步入2018年的年末,中級會計預習階段的備考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準備參加2019年中級會計師考試的小伙伴們一定格外關注2019年中級會計的報名條件,目前,官方暫未公布2019年中級會計考務日程安排。我們可以先暫時參考2018年中級會計報名的相關信息,做到心中有數!
一、2019中級會計報名條件:
2019年中級會計報名條件財政部目前暫未公布,以下是2018年中級會計報名條件,僅供參考!
(一)基本條件
報名參加中、高級資格考試的人員,應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1)堅持原則,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品質;
(2)認真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tǒng)一的會計制度以及有關財經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制度,無嚴重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
(3)履行崗位職責,熱愛本職工作。
(二)具體條件
報名參加中級資格考試的人員,除具備基本條件外,還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取得大學??茖W歷,從事會計工作滿5年;
(2)取得大學本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4年;
(3)取得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yè),從事會計工作滿2年;
(4)取得碩士學位,從事會計工作滿1年;
(5)取得博士學位。
上述有關學歷或學位,是指經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學歷(學位)。有關會計工作年限,是指報考人員取得規(guī)定學歷前后從事會計工作時間的總和,其截止日期為中級會計報名年度當年年底前。對通過全國統(tǒng)一考試,取得經濟、統(tǒng)計、審計專業(yè)技術中級資格,并具備上述基本條件的人員,可報名參加中級會計考試。
二、中級會計職稱報名流程:
2019年中級會計考務日程安排暫未公布,現階段可參考2018年中級會計報名流程:
首次報考人員:
登錄網站—>報考人員必讀事項—>接受網上報名協(xié)議—>選擇報考省份—>查看報名流程—>填寫報考信息、照片上傳—>生成報名注冊號—>打印報名表、單位蓋章、考生簽字—>到報名點審核、驗證、交費—>領取報名回執(zhí)表—>報名結束
非首次報考的考生(去年參加過職稱考試并有通過科目的考生):
登錄網站—>報考人員必讀事項—>接受網上報名協(xié)議—>選擇報考省份—>查看報名流程—>填寫報考信息、照片上傳—>生成報名注冊號—>打印報名表、單位蓋章、考生簽字—>到報名點交費(跨級報考的需要審核、驗證)—>領取報名回執(zhí)表—>報名結束
三、零基礎應該如何備考中級會計?
1.執(zhí)行計劃
學習計劃制定的再完善,如果不去認真執(zhí)行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大家在制定計劃時并不需要安排的太滿,可以留出三分的空閑時間用來休息或應對計劃以外的事情。當然,學習計劃一旦制定,就需要大家穩(wěn)扎穩(wěn)打,保質保量的完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備考過程中穩(wěn)中求勝。
2.規(guī)劃時間
中級會計師備考,我們必須要給自己的備考時間做一個具體的規(guī)劃,可以選擇在早晨或者是利用晚上一個固定的時間段,當然,白天的零散時間也要充分利用好。但是,盡量不要熬夜學習,長期熬夜不但影響身體健康,還會導致記憶力下降,得不償失。
3.吃透教材
教材是學習的基礎,由于教材每年都會有所調整,有所變化,所以建議大家在復習時,還是以新版中級會計教材為準,畢竟舊教材對于今年的考試來說,可能就不那么太適用了,存在增減變化。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如果只看一遍教材,遠遠是不夠用的,而且,如果長時間不看教材,我們腦海中對于知識的印象也會減弱。所以在學習時,我們要以教材為主線,仔細研讀。
4.聽輔導課
中級會計備考,對于零基礎考生來說自學難度大,難以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內容。為了幫助考生順利通過2019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東奧重磅推出了2019年中級會計職稱無憂取證計劃,四大班次,任您選擇!
A超值精品班:
超值精品班主要為考生們總結各科考情特點,幫助考生迅速找到入門訣竅,熟悉相關知識點,打好提前量。同時,通過細致的講解,讓考生迅速理解知識點及其原理,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B名師高效班:
一線名師授課,在增添課程的趣味性的同時,讓考生們在短時間內高效掌握重要考點,精析相應習題,引導考生學以致用,充分掌握答題方法和技巧。更有學霸分享通關方法,幫你迅速找到通關捷徑。
C智能題庫班:
東奧智能題庫班智能推送針對性習題,有效覆蓋考點,帶您高效刷題。通過名師講解,讓考生在預習階段、提升階段、沖刺階段,掌握正確的刷題方法,得到專項提升,從而夯實基礎知識。
A+B+C暢聽無憂班:
A+B+C暢聽無憂班,全面滿足考生們的各種需求。1班在手,3班盡有。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2019中級會計無憂取證計劃?。?/strong>
說明: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東奧會計在線中級會計職稱頻道提供的以上中級會計報名條件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