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初級會計職稱《經(jīng)濟法基礎》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77)
距離初級會計考試僅剩下不足70天時間,在這非常關鍵的備考階段,東奧小編為廣大考生朋友們匯總了初級職稱考試《經(jīng)濟法基礎》企業(yè)所得稅法律制度章節(jié)的講解,希望能為大家的復習帶來幫助。
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三、工資、薪金所得——特殊規(guī)定(★)
(一)全年一次性獎金
1.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包括年終加薪、實行年薪制和績效工資辦法的單位根據(jù)考核情況兌現(xiàn)的年薪和績效工資。
2.計算方法:單獨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
當月工資薪金與3500元(或4800元)的關系 | 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 | 應納稅額 |
當月工資薪金≥3500元 (或4800元) | 全年一次性獎金總額÷12,以商數(shù)查找適用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 | 全年一次性獎金總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
當月工資薪金<3500元 (或4800元) | [全年一次性獎金總額-(3500或4800元-當月工資)] ÷12,以商數(shù)查找適用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 | [全年一次性獎金總額-(3500或4800元-當月工資)] ×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
【案例1】中國公民王某為國內(nèi)某企業(yè)員工,2016年1月份取得當月工資4800元和2015年全年一次性獎金36000元。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shù) |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級距) | 稅率(%) | 速算扣除數(shù) |
1 | 不超過1500元的部分 | 3 | 0 |
2 | 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 10 | 105 |
3 | 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 20 | 555 |
4 |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 25 | 1005 |
5 |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 30 | 2755 |
6 |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 35 | 5505 |
7 | 超過80000元的部分 | 45 | 13505 |
【答案及解析】
(1)王某1月份工資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4800-3500)×3%=39(元)。
(2)王某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①36000÷12=3000(元),查找稅率表,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shù)105;②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納個人所得稅=36000×10%-105=3495(元)。
(3)王某2016年1月份共計應納個人所得稅=39+3495=3534(元)。
【案例2】中國公民王某為國內(nèi)某企業(yè)員工,2016年1月份取得當月工資2800元和2015年全年一次性獎金36000元。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shù) |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級距) | 稅率(%) | 速算扣除數(shù) |
1 | 不超過1500元的部分 | 3 | 0 |
2 | 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 10 | 105 |
3 | 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 20 | 555 |
4 |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 25 | 1005 |
5 |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 30 | 2755 |
6 |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 35 | 5505 |
7 | 超過80000元的部分 | 45 | 13505 |
【解析】
(1)王某1月份工資低于3500元,工資部分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2)王某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
?、賉36000-(3500-2800)]÷12=2941.67(元),查找稅率表,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shù)105;
?、趹{稅額=[36000-(3500-2800)]×10%-105=3425(元)。
(二)企業(yè)年金、職業(yè)年金(簡稱年金)
1.繳費時
(1)企業(yè)和事業(yè)單位為在本單位任職或者受雇的全體職工繳付的年金單位繳費部分:
?、俑鶕?jù)規(guī)定標準繳付的,在計入個人賬戶時,個人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
?、诔^規(guī)定標準的,應并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所得”,依法計征個人所得稅。
(2)個人根據(jù)規(guī)定繳付的年金個人繳費部分:
?、俨怀^本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shù)的4%的部分,暫從個人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诔^本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shù)的4%的部分,應并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所得”,依法計征個人所得稅。
2.分紅時
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分配計入個人賬戶時,個人暫不繳納個人所得稅。
3.領取時
(1)個人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退休年齡之后按月領取的年金,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適用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2)按年或按季領取的年金,平均分攤計入各月,每月領取額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適用的稅率,計征個人所得稅。
(三)人走了,稅咋交?
1.內(nèi)部退養(yǎng)
(1)內(nèi)部退養(yǎng)的人員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應當按照“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2)個人在辦理內(nèi)部退養(yǎng)手續(xù)后至法定退休年齡之間重新就業(yè)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當按照規(guī)定納稅,并依法自行申報。
2.提前退休
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對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正式辦理提前退休手續(xù)的個人,按照統(tǒng)一標準向提前退休工作人員支付一次性補貼,不屬于免稅的離退休工資收入,應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
3.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
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fā)放的經(jīng)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
(1)其收入超過當?shù)厣夏曷毠て骄べY3倍數(shù)額部分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shù)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nèi)平均計算;
(2)其收入在當?shù)厣夏曷毠て骄べY3倍數(shù)額以內(nèi)的部分,可免征個人所得稅。
4.退休人員
(1)按照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發(fā)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免征個人所得稅。
(2)再任職
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在減除按稅法規(guī)定的費用扣除標準后,按“工資、薪金所得”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3)達到離休、退休年齡,但確因工作需要,適當延長離休、退休年齡的高級專家(指享受國家發(fā)放的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學者),其在延長離休、退休期間的工資、薪金所得,視同離休、退休工資免征個人所得稅。
(4)其他補貼、獎金、實物
離退休人員除按規(guī)定領取離退休工資或養(yǎng)老金外,另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各類補貼、獎金、實物,不屬于免稅的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應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例題1·單選題】根據(jù)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的規(guī)定,下列各項中,應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是( )。(2016年)
A.托兒補助費
B.獨生子女補貼
C.離退休人員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補貼
D.差旅費津貼
【答案】C
【解析】選項ABD:不屬于工資、薪金性質(zhì)的“補貼、津貼”,不征收個人所得稅。
【例題2·判斷題】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2015年)
【答案】×
【解析】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在減除按稅法規(guī)定的費用扣除標準后,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例題3·單選題】2013年9月,退休職工劉某取得的下列收入中,免予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是( )。(2014年)
A.退休工資5000元
B.商場有獎銷售中獎210元
C.其任職單位重陽節(jié)發(fā)放補貼800元
D.報刊上發(fā)表文章取得報酬1000元
【答案】A
【解析】(1)選項A:免征個人所得稅;(2)選項B:按照“偶然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3)選項C:離退休人員除按規(guī)定領取退休工資或養(yǎng)老金外,另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各類補貼、獎金、實物,不屬于免稅的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應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4)選項D:應按照“稿酬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項目 | 要點 | |
計稅公式 | 應納稅額=(每月收入額-3500或4800)×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 |
獎金 | 季度獎、全勤獎等 | 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并計繳 |
全年一次性獎金 | (1)審視當月工資 (2)以商數(shù)找稅率和速扣數(shù) (3)單獨作為1個月工資、薪金 | |
省級、科教文衛(wèi)技體環(huán) | 免稅 | |
補貼、津貼 | 獨生子女補貼、托兒補助費、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 | 不征稅 |
政府特殊津貼等 | 免稅 | |
退休人員從原任職單位取得的補貼、獎金、實物等 | 按“工資、薪金所得”計征 | |
“五險一金”以外的其他保險金 | 按“工資、薪金所得”計征 | |
年金 | 繳費時 | 看標準,超過標準則按“工資、薪金所得”計征:規(guī)定標準、個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shù)的4% |
分紅時 | 不繳稅 | |
領取時 | 按“工資、薪金所得”計征(按月算) | |
內(nèi)部退養(yǎng) | 一次性收入 | 按“工資、薪金所得”計征 |
重新就業(yè) | 按“工資、薪金所得”計征,自行申報 | |
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補貼 | 按“工資、薪金所得”計征 | |
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 | 當?shù)厣夏曷毠て骄べY3倍數(shù)額以內(nèi) | 免稅 |
超過當?shù)厣夏曷毠て骄べY3倍數(shù)額的部分 | 視為一次取得數(shù)月的工資、薪金收入 | |
退休人員 | 離退休工資(延長離退休期間的工資、薪金) | 免稅 |
再任職 | 按“工資、薪金所得”計征 |
稅目辨析及應納稅額計算2
1.勞務報酬所得
2.稿酬所得
3.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四、勞務報酬所得(★★★)
1.征稅范圍
(1)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獨立從事非雇傭的各種勞務取得的所得。內(nèi)容包括: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y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jīng)紀服務、代辦服務等。
(2)個人兼職取得的收入,應按照“勞務報酬所得”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3)與“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辨析
個人收入名目 | 情形 | 個人所得稅處理 |
營銷業(yè)績獎勵 | 對雇員進行獎勵 | 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征收 |
對非雇員進行獎勵 | 按照“勞務報酬所得”項目征收 | |
董事費、監(jiān)事費收入 | 在公司任職、受雇,同時擔任董事、監(jiān)事 | 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征收 |
不在該公司任職、受雇的 | 按照“勞務報酬所得”項目征收 | |
兼職律師從律師事務所取得工資、薪金性質(zhì)的所得 | (1)律師事務所應代扣代繳其個人所得稅,以收入全額(取得分成收入的為扣除辦理案件支出費用后的余額)直接確定適用稅率,計算扣繳個人所得稅 (2)兼職律師應自行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兩處或兩處以上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 | |
律師以個人名義再聘請其他人員為其工作而支付的報酬 | 由該律師按“勞務報酬所得”項目負責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 |
證券經(jīng)紀人從證券公司取得的傭金收入 | 按照“勞務報酬所得”項目征收 | |
個人保險代理人取得的傭金、獎勵和勞務費等相關收入(2017年新增) | 按照“勞務報酬所得”項目征收 |
(4)有關證券經(jīng)紀人、個人保險代理人傭金收入的個人所得稅處理
?、僮C券經(jīng)紀人從證券公司取得的傭金收入,應按照“勞務報酬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證券經(jīng)紀人傭金收入由展業(yè)成本和勞務報酬構成,對展業(yè)成本部分(目前展業(yè)成本的比例暫定為每次收入額的40%)不征收個人所得稅。
?、趥€人保險代理人以其取得的傭金、獎勵和勞務費等相關收入(不含增值稅)減去地方稅費附加及展業(yè)成本,按照規(guī)定計算個人所得稅。展業(yè)成本,為傭金收入減去地方稅費附加余額的40%。(2017年新增)
2.稅率
(1)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
(2)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實行加成征收;勞務報酬加成征稅采取超額累進辦法。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勞務報酬所得適用)
級數(shù) | 每次應納稅所得額 | 稅率(%) | 速算扣除數(shù) |
1 | 不超過20000元的部分 | 20 | 0 |
2 | 超過20000~50000元的部分 | 30 | 2000 |
3 | 超過50000元的部分 | 40 | 7000 |
3.應納稅額的計算
(1)按次算,每次收入的確定規(guī)則:
?、賱趧請蟪晁弥挥幸淮涡允杖氲?,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
②屬于同一事項連續(xù)取得收入的,以1個月內(nèi)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2)應納稅額
?、賾{稅所得額≤20000元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
?、趹{稅所得額>20000元(加成征收)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3)應納稅所得額
①每次收入額≤4000元
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800
?、诿看问杖腩~≥4000元
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1-20%)
【案例】甲藝術團相聲演員王某長期在乙茶館“走穴”演出,每周六演出一場,如遇茶館特殊安排則停演。王某2016年度各月從乙茶館取得的演出收入及相應個人所得稅稅額計算如下表:
月份 | 收入額 | 按“勞務報酬所得”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
1月 | 3000元 | (3000-800)×20% |
2月 | 22000元 | 22000×(1-20%)×20% |
3月 | 30000元 | 30000×(1-20%)×30%-2000 |
4月 | 80000元 | 80000×(1-20%)×40%-7000 |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勞務報酬所得適用)
級數(shù) | 每次應納稅所得額 | 稅率(%) | 速算扣除數(shù) |
1 | 不超過20000元的部分 | 20 | 0 |
2 | 超過20000~50000元的部分 | 30 | 2000 |
3 | 超過50000元的部分 | 40 | 7000 |
最后預祝各位考生2017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輕松過關!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