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
采用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各月末在產品的成本固定不變。某種產品本月發(fā)生的生產成本就是本月完工產品的成本。但在年末,在產品成本不應再按固定不變的金額計價,否則會使按固定金額計價的在產品成本與其實際成本有較大差異,影響產品成本計算的正確性。因而在年末,應當根據(jù)實際盤點的在產品數(shù)量,具體計算在產品成本,據(jù)以計算12月份產品成本。這種方法適用于月末在產品數(shù)量較多,但各月變化不大的產品或月末在產品數(shù)量很小的產品。
(三)在產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
采用在產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月末在產品只計算其所耗直接材料成本,不計算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也就是說,產品的直接材料成本(月初在產品的直接材料成本與本月發(fā)生的直接材料成本之和)需要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而生產產品本月發(fā)生的加工成本全部由完工產品成本負擔。這種方法適用于各月月末在產品的數(shù)量較多、各月在產品數(shù)量變化也較大,直接材料成本在生產成本中所占比重較大且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就全部投入的產品。
(四)約定產量比例法
采用約定產量比例法,應將月末在產品數(shù)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為相當于完工產品的產量,即約當產量,然后將產品應負擔的全部成本按照完工產品數(shù)量和月末在產品約定產量的比例分配計算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這種方法適用于月末在產品數(shù)量較多,各月在產品數(shù)量變化也較大,且生產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產品。
(五)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
采用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月末在產品成本按定額成本計算,該種產品的全部成本(如果有月初在產品,包括月初在產品成本在內)減去按定額成本計算的月末在產品成本,余額作為完工產品成本;每月生產成本脫離定額的節(jié)約差異或超支差異全部計入當月完工產品成本。這種方法是事先經過調查研究、技術測定或按定額資料,對各個加工階段上的在產品,直接確定一個單位定額成本。這種方法適用于各項消耗定額或成本定額比較準確、穩(wěn)定,而且各月末在產品數(shù)量變化不是很大的產品。
(六)定額比例法
采用定額比例法,產品的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按照兩者的定額消耗量或定額成本比例分配。其中直接材料成本,按直接材料的定額消耗量或定額成本比例分配。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可以按各該定額成本的比例分配,也可按定額工時比例分配。這種方法適用于各項消耗定額或成本定額比較準確、穩(wěn)定,但各月末在產品數(shù)量變動較大的產品。
三、聯(lián)產品和副產品的成本分配
(一)聯(lián)產品成本的分配
聯(lián)產品,是指使用同種原料,經過同一生產過程同時生產出來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主要產品。
聯(lián)產品的生產特點是:在生產開始時,各產品尚未分離,同一加工過程中對聯(lián)產品的聯(lián)合加工。當生產過程進行到一定生產步驟,產品才會分離。在分離點以前發(fā)生的生產成本,稱為聯(lián)合成本0“分離點”,是指在聯(lián)產品生產中,投入相同原料,經過同一生產過程。
熱點推薦:
責任編輯:紀念
- 上一篇初級: 《初級會計實務》:生產成本的核算
- 下一篇初級: 《初級會計實務》:應交增值稅的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