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級會計實務》重點解析:盈余公積
【小編"紀念"】本篇和大家一起學習的是《初級會計實務》中的重點知識點:盈余公積。
盈余公積
(一)提取
按照《公司法》有關規(guī)定,公司制企業(yè)應按照凈利潤(減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法定盈余公積累計額已達到注冊資本的50%時可不在提取。
公司制企業(yè)根據(jù)股東會或股東大會的決議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非公司制企業(yè)經(jīng)類似權力機構批準,也可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提示】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潤有盈余(即年初未分配利潤余額為正數(shù)),在計算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的基數(shù)時,不應包括企業(yè)年初未分配利潤;如果以前年度有虧損(即年初未分配利潤余額為負數(shù)),應先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再提取盈余公積。
盈余公積的用途;可以彌補虧損、轉增資本、發(fā)放現(xiàn)金股利或利潤等。
【相關鏈接】資本公積的用途是轉增資本。
(二)盈余公積補虧:
借:盈余公積
貸:利潤分配——盈余公積補虧
最終轉入:
借:利潤分配——盈余公積補虧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提示】最終減少盈余公積增加未分配利潤。
(三)盈余公積轉增資本:
借:盈余公積
貸:實收資本或股本
(四)用盈余公積發(fā)放現(xiàn)金股利(股份公司)
借:盈余公積
貸:應付股利(股份公司)
【提示】期末盈余公積=期初盈余公積+本期貸方發(fā)生額(提取)-借方發(fā)生額(盈余公積補虧、轉增資本、發(fā)放現(xiàn)金股利)。
【易錯易混淆概念1】可供分配的利潤(未分配利潤)=期初未分配利潤(或-虧損)+本期實現(xiàn)的凈利潤(或-凈虧損)+其他轉入(盈余公積補虧)。
【易錯易混淆概念2】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未分配利潤):可供分配的利潤-提取的盈余公積。
責任編輯:紀念
- 上一篇初級: 2013年《初級會計實務》重點解析:利潤分配
- 下一篇初級: 2013年《初級會計實務》重點解析:收入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