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指標_2024年cma考試p2預習知識點
想一千次,不如行動一次,唯有努力,不負光陰。cma是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今天為大家整理了24年cma考試P2預習知識點,一起學習吧!
【所屬章節(jié)】
第一章 財務報表分析
【知識點】
市場指標
市場分析指標
市場分析指標是用來確定投資者的投資收益指標,并以此預測未來的趨勢。
市場指標
· 市凈率
· 市盈率
· 市價與息稅折舊攤銷前收益比
· 收益率
· 股息率
· 每股收益
市凈率P/B
· 市凈率=每股市價/每股賬面值
· 每股賬面值=(所有者權益總值–優(yōu)先股權益)/在外流通普通股數量
· 所有者權益總值也要扣除未支付的優(yōu)先股累積股息。
市凈率P/B
· 市凈率可以用來評價股票的投資價值。
· 市凈率偏低說明價格被低估,投資價值高;
· 市凈率上升,說明市場對該股票看好;
· 市凈率過高,投資風險較大。
· 缺陷:每股賬面值來源于會計準則,受限于歷史成本。
市盈率P/E
· 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
· 每股收益=(凈利潤–優(yōu)先股股息)/在外流通加權平均普通股數量
市盈率P/E
· 市盈率是從持續(xù)盈利能力來評價股票的投資價值,可以理解為企業(yè)未來營業(yè)能力指標。
· 低速增長企業(yè),通常市盈率較低;
· 高速增長企業(yè),通常市盈率較高;
· 市盈率過高,可能存在泡沫。
市價與息稅折舊攤銷前收益比Price/EBITDA
· 市價與息稅折舊攤銷前收益比=市價/息稅折舊攤銷前收益
· 從企業(yè)核心業(yè)務運營角度,評價市場反映情況
盈余收益率E/P
· 盈余收益率=每股收益/每股市價
· 投資者的(理論)投資回報率
· 與市盈率(P/E)成倒數關系
股息收益率 Dividend Yield
· 股息收益率 = 每股年現金股息 /每股市價
· 投資者的實際投資回報率
· 與股利政策有關
· 更多凈利潤用于再投資,則股息率較低
· 再投資成功,估價就會上升
股息支付率
· 股息支付率=每年現金股息/屬于普通股股東凈利潤=每股現金股息/每股收益
· 股息收益率=盈余收益率×股息支付率
每股收益 EPS
· 每股收益= (凈利潤 – 優(yōu)先股股息)/ 在外流通加權平均普通股數量
· 可以理解為分攤到每一股的凈利潤
· 分子扣除優(yōu)先股股息(無論是否宣告),強調普通股每股收益的概念
· 分母采用年度加權平均值,并不是報表日那天在外實際流通普通股數量
· 分子、分母在時間維度上的統一
· 市凈率使用的是報表日實際流通數量
在外流通加權平均普通股數量
· 單一資本結構
· 復雜資本結構
· 可轉換證券
· 期權與認股權證
單一資本結構
· 加權平均是各時間段普通股數量在一年中的時間權重比。
· 單一資本結構只針對普通股本身的數量變化情況。
股票股息 and 股票拆分
· 為了保證股東權益比例不變,如果是因為股票股息或股票拆分增加了流通的普通股數量,則要將股票股息或股票拆分之前的在外流通普通股數量進行重新調整。
· 股票股息 調整值 = 原值 × (1+股票股息分配率)。
· 股票拆分 調整值 = 原值 × 拆分倍數。
· 資產負債表日之后,但在公布財務報表之前發(fā)生的股票股息或股票分析。
· 公司必須將其計算該年度在外流通普通股數量的加權平均值。
復雜資本結構
· 復雜基本結構計算的每股收益稱為“稀釋后每股收益”
· 單一資本結構模型的每股收益稱為“基本每股收益”
· 考試時需要通過每股收益屬性,進行資本結構的區(qū)分
· 稀釋后每股收益 = (凈利潤 – 優(yōu)先股股息)/ 稀釋后在外流通加權平均普通股數量
· 可轉換證券
· 期權與認股權證
可轉換證券 Convertible Securities
· 在處理可轉換證券的稀釋每股收益情況下,采用“假定已轉換法”。
· 假設:債券發(fā)行日即轉換證券(期初已有視為全年權重)。
· 由于假設債券已轉換,所以要將凈收益加上債券稅后利息;可轉換優(yōu)先股為凈收益加上優(yōu)先股股息。
· 在計算稀釋后每股收益時,可轉債券或可轉換優(yōu)先股分子、分母都要調整。
可轉換債券
公司今年凈利潤$210,000;在外流通普通股加權平均股數100,000股。基本每股收益2.1。該公司發(fā)行兩種可轉換債券,去年以$100發(fā)行了年利率6%可轉換成20,000股普通股的債券(合計$1,000,000)。今年4月1日以$100發(fā)行了年利率10%可轉換成32,000股普通股的債券(合計$1,000,000)。所得稅率40%。請計算稀釋每股收益。
· 收益調整 = $210,000 +$1,000,000× 6% ×(1-40%)+$1,000,000× 10% ×(1-40%) × 9/12 = $291,000。
· 股數調整 = 100,000 +20,000+32,000× 9/12 = 144,000。
· 稀釋每股收益 = $291,000/144,000股 = $2.02。
期權和認股權證
· 股票期權和在外流通認股權證,因為行權而稀釋每股收益,同樣“假定已轉換”,通過“先回購,再賣出”計算,即“庫藏股法”
· 假設:行權時間在發(fā)行日或期初,公司用這部分收入回購庫藏股
· 當行權價格低于股票價格時,公司需要額外增發(fā)一部分普通股
增發(fā)數量 = (1-行權價/市價) ×轉換股數
· 在計算稀釋后每股收益時,分母都要調整,分子不受影響
每股收益 EPS
· 基本每股收益= (凈利潤 – 優(yōu)先股股息)/ 在外流通加權平均普通股數量。
· 分子扣除優(yōu)先股股息,分母采用年度加權平均值。
· 股票股息和股票拆分需要做之前調整。
· 稀釋每股收益計算時,均采用“假定發(fā)生”
· 可轉換債券收益(去稅)和數量都要調整;
· 可轉換優(yōu)先股收益和數量都要調整;
· 期權(認股權證)通過“先回購,再賣出”調整數量(增發(fā)數量由價差引起)。
注:以上內容來自東奧周默老師基礎班講義
以上就是整理好的cma考試預習知識點,東奧會計在線整理發(fā)布,僅供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想要隨時了解更多關于cma考試等相關信息,請關注東奧會計在線CMA頻道!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