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工作底稿歸檔期限問題解答
在會計實務中,會計檔案需要保管至少十年以上,在審計中審計工作底稿也是相當于會計檔案的存在,需要在完成審計工作后進行歸檔。那么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期限是多久?歸檔后又要保存多久?下面就隨小編來看看吧!
業(yè)務完成情況不同,歸檔期限計算的起始日期也有所差異。如果項目組完成了審計業(yè)務,則審計工作底稿歸檔期限為審計報告日后60天內;如果項目組未能完成審計業(yè)務,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期限為審計業(yè)務中止后的60天內。
如果針對客戶的同一財務信息執(zhí)行不同的委托業(yè)務,出具兩個或多個不同的報告,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將其視為不同的業(yè)務,根據會計師事務所內部制定的政策和程序,在規(guī)定的歸檔期限內分別將審計工作底稿歸整為最終審計檔案。
和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相同,審計工作底稿至少要保存10年。若項目組完成了審計業(yè)務,應當自審計報告日起,對審計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若項目組未能完成審計業(yè)務,會計師事務所應當自審計業(yè)務中止日起,對審計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
一般情況下,在審計報告歸檔之后不需要對審計工作底稿進行修改或增加,有必要修改現(xiàn)有審計工作底稿或增加新的審計工作底稿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兩種:
1.項目組已實施了必要的審計程序,取得了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并得出了恰當的審計結論,但審計工作底稿的記錄不夠充分。
2.審計報告日后,發(fā)現(xiàn)例外情況要求項目組實施新的或追加審計程序,或導致項目組得出新的結論。
如果對審計工作底稿進行了修改或增加了新的審計工作底稿,無論修改或增加的性質如何,審計人員都應當在審計工作底稿中記錄修改或增加的理由、時間和人員以及復核的時間和人員。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完成最終審計檔案的歸整工作后,不得在規(guī)定的保存期限屆滿前刪除或廢棄任何性質的工作底稿。一些審計人員在獲取替代性的審計證據后,就將原來的審計證據刪除了,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
(本文由東奧會計在線整理發(fā)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相關知識請點擊:審計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