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信用三大誤區(qū),財務人一定要懂!
為了更好地建設、完善社會信用體系的具體內容,加快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速度,國家發(fā)布了規(guī)劃納稅信用的相關政策。納稅信用政策的實施,讓越來越多的納稅人開始關注自身的納稅信用,隨著納稅人對納稅信用關注度增高,也出現(xiàn)了一些誤區(qū)。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納稅信用政策,小編今天就為大家破解納稅信用三大誤區(qū)。
誤區(qū)一:繳納稅款的多少決定納稅信用等級的高低
很多納稅人認為,繳納稅款的多少決定著自身納稅信用的等級,如果繳納稅款少的話,將無法獲得較高納稅信用等級。但其實這是納稅人最大的誤區(qū)之一!
根據國家政策規(guī)定,納稅人的納稅信用信息是按月采集、記錄和收集,并作為納稅信用評價等級評分依據的。其中評分采納的納稅信息包括:
經常性指標信息——涉稅申報信息、稅(費)款繳納信息、發(fā)票與稅控器具信息、登記與賬簿信息等納稅人在評價年度內經常產生的指標信息;
非經常性指標信息——稅務檢查信息等納稅人在評價年度內不經常產生的指標信息。
因此,繳納稅款的多少并不影響納稅人納稅信用等級的高低,是否按時申報、繳納稅款才是影響納稅人等級的關鍵因素。
誤區(qū)二:接受過稅務檢查,納稅信用等級會下降
有些納稅人認為,一旦接受了稅務稽查、納稅評估,納稅信用評價必定會被扣分,從而影響到自身的納稅信息等級。但這個想法也是錯誤的。
根據國家政策的規(guī)定,納稅人有接受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稅務檢查,并主動提供相關真實信息的義務。雖然,納稅人需要配合稅務機關檢查并主動提供相關信息,但并不代表納稅信息評價會受到影響。除非在檢查過程中檢查出納稅人存在涉稅違法行為或稅務機關做出稅務處理決定時,才會依法對納稅人的納稅信用評價扣除相應分數,影響到納稅人的納稅信息等級。
誤區(qū)三:納稅信用過低只要換個新戶頭就可蒙混過關
也有很多企業(yè)覺得納稅信用無關緊要,如果納稅信用過低換個新戶頭就可以了,但這個方案是完全不可行的。
根據國家政策的規(guī)定,D級企業(yè)直接負責人在企業(yè)被評價為D級之后注冊登記以及負責經營的企業(yè)評價都將為D。換戶頭、開新戶這種方法是無法改變納稅信用低的現(xiàn)狀的。評定登記為D的納稅人只有加深對納稅信用的學習,努力恢復納稅信息等級才是最好的辦法。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a href="http://wangstar.cn/scjy/kc_swjs/swjcjfxgl/" target="_blank">納稅信用誤區(qū)破解,希望能對大家的工作有所幫助,避免走入誤區(qū)!
(本文是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
說明:因政策不斷變化,以上會計實操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以權威部門最新政策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