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購盡職調查報告有哪些撰寫技巧?
審計業(yè)務的最終產(chǎn)品是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同樣的,在并購盡職調查的尾聲,項目組也需要出具一份盡職調查報告。在會計實務中,撰寫盡職調查報告需要包含哪些內容?撰寫報告又有哪些技巧?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撰寫過程
項目負責人在完成所有盡職調查程序之后,可以選擇先出一版報告初稿。初稿完成后可以項目經(jīng)理自己復核,也可以交付高級經(jīng)理人組內復核。內部復核完畢,可以交付委托人,委托人反饋回來相應的意見,項目經(jīng)理再根據(jù)意見進行補充。總體上來說,撰寫過程還是一個與委托方溝通并交換意見的過程。
二、寫作要素
盡職調查報告在撰寫的過程中,一個主要的工作思路是應當明確投資人的需求和顧慮。并購行為很大程度上會參考這份調查報告的內容和結果。我們在報告中呈現(xiàn)的內容,不要局限在目標企業(yè)提供的表面材料和信息。投資人一定想要在這份報告中看到賬面材料無法反映出的深層信息。
盡職調查報告當中,應該合理利用在之前現(xiàn)場考察所獲取的信息。現(xiàn)場考察時的提問環(huán)節(jié),特別要注意自己的提問技巧。提問過程中既要有開放式的問題,例如介紹一下公司的整體情況這種沒有限制的問題,在開放式問題當中,抓住我們感興趣或者認為可能存在問題的點再進行追問,在細節(jié)當中發(fā)現(xiàn)問題。
三、行文結構
多數(shù)調查盡職報告采用金字塔式結構,即總體中心論點,過渡到分論點作為論據(jù)。這樣的行文結構會給人穩(wěn)定的感覺,論點也比較有說服力。在開頭的序言部分,可以參考“背景——沖突——疑問——方案”的結構,通過企業(yè)的真實情景,更加具備帶入感。
整個行文的過程,應當遵循四個基本原則。一是結論是現(xiàn)實明確的,把最主要的一個觀點放在開頭;二是以上統(tǒng)下,保證總分式的金字塔論述結構;三是做好分組歸類,把具有共同問題情況歸類;四是遵照邏輯遞進,按照自己的邏輯組織素材的推演。
四、有效報告的撰寫技巧
1.報告語言應當恰當?shù)皿w,適當表達觀點和建議;
2.盡量多運用圖表,例如曲線圖和比較圖等,這樣會更加直觀;
3.表達內容盡量要量化。金額大小是最能夠反映情況的單位,很容易讓別人接受。
具體的并購盡職調查報告,可以參照已經(jīng)成型的范本進行學習。盡職調查報告能夠反映整個調查工作的成果,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不要行百里半九十。
(內容選自韓建春老師的《并購盡職調查》,由東奧會計在線整理發(fā)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相關知識請點擊:審計資訊
推薦課程:審計晉升體系 |審計員特訓營入門班|100分鐘“審計思路”養(yǎng)成課
說明:因政策不斷變化,以上會計實操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以官方更新內容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