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存貨的核算,存貨清查的核算_2021年《財務與會計》預習考點




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備考稅務師考試的同學們,一起來看看今天稅務師《財務與會計》的考點內容吧!
相關推薦:提前準備!2021年稅務師《財務與會計》預習考點匯總
【內容導航】
其他存貨的核算,存貨清查的核算
【所屬章節(jié)】
本知識點屬于《財務與會計》第十章 流動資產(二)
【知識點】其他存貨的核算,存貨清查的核算
其他存貨的核算,存貨清查的核算
第三節(jié) 其他存貨的核算
【考點1】委托加工物資的核算
“委托加工物資”科目應按加工合同、受托加工單位,以及加工物資的品種等設置明細科目,并進行明細核算。
1.發(fā)給外單位加工的物資,按實際成本,
借:委托加工物資
貸:原材料(庫存商品等)
【提示】按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的企業(yè),還應當同時結轉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借記“委托加工物資”科目,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或“商品進銷差價”等科目;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作相反的會計分錄。
2.支付加工費用、應承擔的運雜費等,
借:委托加工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提示】需要繳納消費稅的委托加工物資,其由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分別以下情況處理:
(1)收回后以不高于受托方的計稅價格出售的,以及用于非消費稅項目的,應將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計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
借:委托加工物資
貸: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
(2)委托方以高于受托方的計稅價格出售的,需按照規(guī)定申報繳納消費稅,在計稅時準予扣除受托方已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
貸: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
(3)收回后用于連續(xù)生產、按規(guī)定準予抵扣的,按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
貸: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
3.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的物資和剩余的物資,按加工收回物資的實際成本和剩余物資的實際成本,借記“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采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的企業(yè),按計劃成本或售價記入“原材料”或“庫存商品”科目,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或售價之間的差異,記入“材料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貸記“委托加工物資”科目。
【考點2】周轉材料的核算
1.周轉材料主要包括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等,以及建筑企業(yè)的鋼模板、木模板、腳手架和其他周轉使用的材料等。
(1)包裝物,指為了包裝本企業(yè)產成品和商品而儲備的各種包裝容器,如桶、箱、瓶、壇、袋等。其范圍包括:①生產過程中用于包裝產品作為產品組成部分的包裝物;②隨同產品出售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③隨同產品出售單獨計價的包裝物;④出租或出借給購買單位使用的包裝物。
【提示】企業(yè)的各種包裝材料,如紙、繩、鐵絲、鐵皮等,應在“原材料”科目內核算,用于儲存和保管產品、材料而不對外出售的包裝物,應按其價值的大小和使用年限的長短,分別在“固定資產”科目或“周轉材料”科目或單設的“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計劃上單獨列作企業(yè)商品產品的自制包裝物,應作為庫存商品處理。
(2)低值易耗品,指不能作為固定資產的各種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勞動保護用品以及在經營過程中周轉使用的容器等。
2.為了核算企業(yè)周轉材料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應設置“周轉材料”科目,該科目應按周轉材料的種類,分別在“在庫”“在用”“攤銷”明細科目進行明細核算。周轉材料的主要賬務處理包括:
(1)購入、自制、委托外單位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的周轉材料等,應當比照“原材料”科目相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
(2)周轉材料應當按照使用次數分次計入成本費用。
①領用時,按其賬面價值,
借:周轉轉料——在用
貸:周轉材料——在庫
②攤銷時,應按攤銷額,
借: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等)
貸:周轉材料——攤銷
(3)周轉材料金額較小的,可在領用時一次計入成本費用,以簡化核算,領用時按其賬面價值,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科目。為加強實物管理,應當在備查簿上登記。
(4)周轉材料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的,領用等發(fā)出周轉材料時,還應同時結轉應分攤的成本差異。周轉材料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跌價準備。
【考點3】庫存商品的核算
1.庫存商品包括庫存的外購商品、產成品、存放在門市部準備出售的商品、發(fā)出展覽的商品、銷售退回的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
【提示】工業(yè)企業(yè)接受來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為外單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在制造和修理完成驗收入庫后,視同企業(yè)的產成品,屬于庫存商品;可以降價出售的不合格品,也屬于庫存商品,但應當與合格商品分開記賬。委托外單位加工的商品,不屬于庫存商品;已經完成銷售手續(xù)并確認銷售收入,但購買單位在月末未提取的商品,應作為代管商品處理,單獨設置“代管商品”備查簿進行登記,不屬于庫存商品。
2.企業(yè)應設置“庫存商品”科目核算庫存的各種商品的實際成本(或進價)或計劃成本(或售價),并按庫存商品的種類、品種和規(guī)格及有效地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提示】對于庫存商品采用售價金額核算的企業(yè),應設置“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核算商品的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并在月末分攤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
【考點4】發(fā)出商品的核算
1.“發(fā)出商品”科目應當按照購貨單位及商品類別和品種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其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yè)商品銷售中不滿足收入確認條件的已發(fā)出商品的實際成本(或進價)或計劃成本(或售價)。
2. 企業(yè)發(fā)出商品的主要賬務處理如下:
(1)對于不滿足收入確認條件的發(fā)出商品,應按發(fā)出商品的實際成本(或進價)或計劃成本(或售價),
借:發(fā)出商品
貸:庫存商品
(2)發(fā)出商品滿足收入確認條件時,應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貸:發(fā)出商品
【提示】采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的,還應結轉應分攤的產品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
(3)發(fā)出商品如發(fā)生退回,應按退回商品的實際成本(或進價)或計劃成本(或售價),
借:庫存商品
貸:發(fā)出商品
第四節(jié) 存貨清查的核算
【考點1】存貨數量的確定方法
企業(yè)確定存貨的實物數量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實地盤存制;另一種是永續(xù)盤存制。
(一)實地盤存制
1.含義:
“實地盤存制”又稱“定期盤存制”,是指企業(yè)平時只在賬簿中登記存貨的增加數,不記減少數,期末根據清點所得的實存數,計算本期存貨的減少數。
2.特點及適用情況:
使用這種方法平時的核算工作比較簡便,但不能隨時反映各種物資的收發(fā)結存情況,不能隨時結轉成本,并把物資的自然和人為短缺數隱含在發(fā)出數量之內;同時由于缺乏經常性資料,不便于對存貨進行計劃和控制,所以實地盤存制的實用性較差,通常僅適用于一些單位價值較低、自然損耗大、數量不穩(wěn)定、進出頻繁的特定貨物。
(二)永續(xù)盤存制
1.含義:
“永續(xù)盤存制”又稱“賬面盤存制”,是指企業(yè)設置各種數量金額的存貨明細賬,根據有關憑證,逐日逐筆登記材料、產品、商品等的收發(fā)領退數量和金額,隨時結出賬面結存數量和金額。
2.特點:
采用永續(xù)盤存制,可隨時掌握各種存貨的收發(fā)、結存情況,有利于存貨管理。
【提示】我國企業(yè)會計實務中,存貨的數量核算一般采用永續(xù)盤存制。但不論采用何種方法,前后各期都應保持一致。
【考點2】存貨清查的賬務處理
(一)存貨盤盈
1.借:原材料、庫存商品等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2.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貸:管理費用
(二)存貨盤虧
1.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貸:原材料(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管理不善原因造成的)
【提示】采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的,還應當同時結轉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還應當同時結轉存貨跌價準備。
2.借:庫存現金(殘料處置收入)
原材料(殘料價值)
其他應收款(保險賠償或過失人賠償)
管理費用(管理原因造成的凈損失)
營業(yè)外支出(非正常損失)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積極思考造成積極人生,消極思考造成消極人生。希望備考稅務師考試的小伙伴們都能夠順利通過稅務師考試!快一起努力學習吧!
(注:以上內容選自李運河老師《財務與會計》授課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