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的六個步驟
精選回答
成本核算的六個步驟:
1.生產費用支出的審核
對發(fā)生的各項生產費用支出,應根據(jù)國家、上級主管部門和本企業(yè)的有關制度、規(guī)定進行嚴格審核,以便對不符合制度和規(guī)定的費用,以及各種浪費,損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經濟責任。
2.進行要素費用的分配
對發(fā)生的各項要素費用進行匯總,編制各種要素費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計入有關的生產成本明細賬。對能確認某一成本計算對象耗用的直接計入費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資,應直接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及其有關的產品成本明細賬;對于不能確認某一費用,則應按其發(fā)生的地噗或用途進行歸集分配,分別記入“制造費用”、“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和“廢品損失”等綜合費用賬戶。
3.進行綜合費用的分配
對記入“制造費用”、“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和“廢品損失”等賬戶的綜合費用,月終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進行分配,并記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以及有關的產品成本明細賬。
4.確定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開設產品成本明細賬
企業(yè)的生產類型不同,對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也就有所不同,應根據(jù)企業(yè)生產類型的特點和對成本管理的要求,確定成本計算對象和成本項目,并根據(jù)確定的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產品成本明細賬。
5.進行完工產品成本與在產品成本的劃分
通過要素費用和綜合費用的分配,所發(fā)生的各項生產費用的分配,所發(fā)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均已歸集在“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及有關的產品本明細賬中。在沒有在產品的情況下,產品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生產費用即為完工產品總成本;在有在產品的情況下,就需將產品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生產費用按一定的劃分方法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劃分,從而計算出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
6.計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在品種法、分批法下,產品成本明細賬中計算出的完工產品成本即為產品的總成本;分步法下,則需根據(jù)各生產步驟成本明細賬進行順序逐步結轉或平行匯總,才能計算出產品的總成本。以產品的總成本除以產品的數(shù)量,就可以計算出產品的單位成本。
在產品的核算:
1.企業(yè)在產品是指沒有完成全部生產過程、不能作為商品銷售的產品。包括:
①正在車間加工的產品
②已經完成一個或幾個加工步驟但還需繼續(xù)加工的半成品
③未經裝配和未經驗收入庫的產品
④返修的廢品等
2.為了核實在產品的數(shù)量,必須做好在產品的清查工作。清查的結果應編制“在產品盤點表”,并與在產品收發(fā)結存賬相核對,如果賬實不符,應查明盈虧原因并及時處理。
①在產品盤盈: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制造費用(教材“管理費用”)
②在產品盤虧、毀損、非正常損失: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③在產品已經抵扣過增值稅,如果有不得抵扣的增值稅部分需要作轉出處理
借:制造費用(準予核銷計入產品成本的損失)(教材“管理費用”)
其他應收款(過失人賠償)
營業(yè)外支出(非正常損失)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3.為了正確地計算產品成本,在產品清查結果的賬務處理,應當在月末計算產品成本之前進行。
相關知識點,可以點擊查看:
相關知識點的詳細解讀,考試重難點分析盡在東奧會計在線財務與會計欄目。
免費試聽 全部>>
-
稅務師
存貨可變現(xiàn)凈值的確定
2025《財務與會計》輕1名師·...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稅務師
無形資產的取得
2025《財務與會計》輕1名師·...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稅務師
固定資產折舊
2025《財務與會計》輕1名師·...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