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益法_2024年財務與會計預習考點




成本法 | 權益法 |
在備考稅務師考試時,多動腦筋,不斷的思考,不停地學習,不斷地書讀百遍,就會其義自現。東奧會計在線在下文中整理了稅務師考試《財務與會計》科目預習考點,同學們快來一起打卡學習吧!
推薦:▏財務與會計預習考點匯總 ▏2024年圖書 ▏2024年好課 ▏
權益法
(一)適用范圍
對合營企業(yè)和聯營企業(yè)投資應當采用權益法核算。
投資方在判斷對被投資單位是否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響時,應綜合考慮直接持有的股權和通過子公司間接持有的股權。
長期股權投資的取得方式 | 被投資單位 | 初始計量 | 后續(xù)計量 | |
個別報表 | 合并報表 | |||
企業(yè)合并 | 子公司 | 1.同控:權益結合法 2.非同控:購買法 | 成本法 | 權益法 |
非企業(yè)合并 | 合營企業(yè) 聯營企業(yè) | 購買法 | 權益法 | — |
(二)權益法理念
權益法,是指投資以初始投資成本(購買法)計量后,在持有期間內,根據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變動,投資企業(yè)應享有(或應分擔)被投資企業(yè)所有者權益的份額調整其投資賬面價值的方法。
即:長期股權投資=被投資單位凈資產份額=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份額+商譽。
(三)科目設置
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投資時點)
——損益調整(投資后凈損益及利潤分配變動)
——其他綜合收益(投資后其他綜合收益變動)
——其他權益變動(投資后其他權益變動)
(四)權益法的賬務處理
1.投資成本
情形 | 初始投資成本的調整 |
初始投資成本>取得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 | 商譽=初始投資成本-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0 【提示】該投資成本包含可辨認凈資產份額和不可辨認的商譽兩部分,能夠反映“凈資產份額”,無需調整 |
初始投資成本<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 | 初始投資成本不能反映“凈資產份額”,需要調增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貸:營業(yè)外收入 【提示】“初始投資成本”是初始計量的結果,與調整后的“投資成本”是不同的概念 |
2.損益調整
情形 | 投資損益的確認 |
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 |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調整后的凈利潤×持股比例) 若發(fā)生凈虧損,則相反分錄 |
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現金股利 |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
由上可知,在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代表的是享有被投資單位的凈資產的份額,投資收益代表的是享有被投資單位凈損益的份額?!伴L期股權投資”和“投資收益”,就像兩個“壓縮包”一樣,分別把被投資單位的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按照份額壓縮到了投資方的報表中。所以,也可以這么認為,權益法是合并報表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在確認應享有(或分擔)被投資單位的凈利潤(或凈虧損)時,在被投資單位賬面凈利潤的基礎上,應考慮以下因素的影響進行適當調整:
(1)被投資單位采用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與投資方不一致的,應按投資方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對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報表進行調整,在此基礎上確定被投資單位的損益。(考試一般不涉及這一情形)
(2)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計提的折舊額或攤銷額,以及有關資產減值準備金額等對被投資單位凈利潤的影響。
投資方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有關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不同的,未來期間,在計算歸屬于投資方應享有的凈利潤或應承擔的凈虧損時,應考慮對被投資單位計提的折舊額、攤銷額以及資產減值準備金額等進行調整。
(3)對于投資方或納入投資方合并財務報表范圍的子公司與其聯營企業(yè)及合營企業(yè)之間發(fā)生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應予抵銷。
順流交易是指投資方向其聯營企業(yè)或合營企業(yè)投出或出售資產。
逆流交易是指聯營企業(yè)或合營企業(yè)向投資方投出出售資產。
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體現在投資方或其聯營企業(yè)、合營企業(yè)持有的資產賬面價值中的,在計算確認投資損益時應予抵銷。
投資單位應確認的投資收益=抵銷后的凈利潤×持股比例
=(被投資單位凈利潤-順流交易或逆流交易產生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持股比例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
(4)合營方向合營企業(yè)投出非貨幣性資產產生損益的處理
3.其他綜合收益
被投資單位其他綜合收益發(fā)生變動的常見事項 | 投資單位的會計處理 |
①自用房地產或存貨轉換為公允價值模式計量投資性房地產時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的差額 ②其他債權投資、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的公允價值變動 ③其他債權投資信用減值準備 ④金融資產重分類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額 ⑤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 |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綜合收益 貸:其他綜合收益 或相反分錄 |
4.其他權益變動
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即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其他綜合收益以及利潤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
被投資單位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 | 投資單位會計處理 |
①其他股東對被投資單位增資導致投資方持股比例變動等(被動稀釋,2023年新增內含商譽的結轉問題); ②接受其他股東的資本性投入; ③資產評估等所引起的所有者權益變動; ④收到專項撥款形成資本公積;(了解) ⑤發(fā)行可分離交易的可轉債中包含的權益成分;(了解) ⑥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形成資本公積;(了解) ⑦與上述事項相關的所得稅影響形成資本公積 |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
2023年教材新增:
權益法下,因其他投資方對被投資單位增資而導致投資方的持股比例被稀釋,且稀釋后投資方仍對被投資單位采用權益法核算的情況下,投資方在調整相關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時,面臨是否應當按比例結轉初始投資時形成的“內含商譽”問題。
投資方因股權比例被動稀釋而“間接”處置長期股權投資的情況下,相關“內含商譽”的結轉應當比照投資方直接處置長期股權投資處理,即應當按比例結轉初始投資時形成的“內含商譽”,并將相關股權稀釋影響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所屬章節(jié):第十一章 非流動資產(二)
注:以上內容選自華健老師2023年《財務與會計》高效基礎班授課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