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外稅價內稅的區(qū)別是什么
精選回答
一、稅收征收方式不同
1、價內稅是由銷售方承擔稅款,銷售方取得的貨款就是其銷售款,而稅款由銷售款來承擔并從中扣除。因此,稅款等于銷售款乘以稅率。
2、價外稅是由購買方承擔稅款,銷售方取得的貨款包括銷售款和稅款兩部分。由于稅款等于銷售款乘以稅率,而這里的銷售款等于貨款(即含稅價格)減去稅款,即不含稅價格,因此,稅款計算公式演變?yōu)椋憾惪?(貨款/(1+稅率))*稅率。
計算公式:
價內稅:稅款=含稅價格*稅率
價外稅:稅款=(含稅價格/(1+稅率))*稅率=不含稅價格*稅率
二、含義不同
1、價內稅就是稅金包含在價格之中,作為價格的組成部分的稅種。
在以產品銷售收入額作為計稅依據從價定率征收的情況下,價內稅的計稅依據是含稅價格,它等于成本+利潤+稅金。如現行消費稅和1994年稅制改革前的產品稅屬于價內稅。價內稅的采用,主要是在計劃經濟條件下,運用計劃價格的產物。
價內稅的優(yōu)點在于:流轉稅包含在價格之內,由于價格已定,國家可以通過調整價格內稅收的比例來調控經濟。
價內稅的缺點在于:在實行自由價格的條件下,由于價格要靈活,而稅收則在一定時期內應保持穩(wěn)定,把相對固定的流轉稅含在價格內,會使價格稅收產生相互牽制的作用,雙方難以靈活調節(jié)。所以實行自由價格的國家一般不選擇價內稅的模式,而選擇價外稅模式。
2、價外稅是指稅金不包含在價格之中,價稅分列的稅種。
價外稅不像價內稅那樣可以通過變動稅收來直接“擠利”或“讓利”,從而調節(jié)生產,但可以用稅收變動來影響消費,間接地配合價格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價外稅,有利于全面推行增值稅,簡化計征手續(xù),計稅時只要依據購貨發(fā)票上注明的已納稅額,按照規(guī)定的扣除項目扣除已征稅額就行了。價外稅也使企業(yè)核算成本大大簡化,企業(yè)只管計算成本和應得利潤,稅收另在價外考慮。
關注東奧會計在線稅務師頻道,了解更多關于稅務師考試的相關資訊!
免費試聽 全部>>
-
稅務師
企業(yè)所得稅的征稅對象
2024《稅法二》精學基礎班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稅務師
企業(yè)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
2024《稅法二》精學基礎班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稅務師
企業(yè)所得稅概念及計稅依據
2024《稅法二》精學基礎班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