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當競爭法是什么
精選回答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是為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fā)展,鼓勵和保護公平競爭,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制定的法律。
反不正當競爭法作為經濟法的部門法,與反壟斷法、知識產權法、合同法、侵權行為法有密切的關系。
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有悖于商業(yè)道德且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市場競爭行為。判斷不正當競爭行為,可以從競爭性、反道德性和違法性上分析。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類型多樣。包括:①欺騙性標示行為;②侵犯商業(yè)秘密行為;③詆毀商譽行為;④商業(yè)賄賂行為;⑤不當附獎贈促銷行為。
不正當競爭的危害
不正當競爭行為侵犯競爭者和消費者的權利,損害市場機制,破壞市場秩序,危害信用和社會公德,因此應當立法予以禁止。
為了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fā)展,鼓勵和保護公平競爭,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法。
免費試聽 全部>>
-
稅務師
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
2025《財務與會計》輕1名師·...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稅務師
無形資產的取得
2025《財務與會計》輕1名師·...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稅務師
固定資產折舊
2025《財務與會計》輕1名師·...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