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先進先出法公式:收入存貨時,逐筆登記收入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發(fā)出存貨時,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逐筆登記存貨的發(fā)出成本和結存金額。先進先出法是指以先購入的存貨應先發(fā)出(銷售或耗用),對發(fā)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具體方法是:收入存貨時,逐筆登記收入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發(fā)出存貨時,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逐筆登記存貨的發(fā)出成本和結存金額。
更新時間:2024-05-24 13:46:13 查看全文>>
會計先進先出法公式:收入存貨時,逐筆登記收入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發(fā)出存貨時,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逐筆登記存貨的發(fā)出成本和結存金額。先進先出法是指以先購入的存貨應先發(fā)出(銷售或耗用),對發(fā)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具體方法是:收入存貨時,逐筆登記收入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發(fā)出存貨時,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逐筆登記存貨的發(fā)出成本和結存金額。
更新時間:2024-05-24 13:46:13 查看全文>>
假設某公司在不同時間購入了不同數量的存貨,并且每個時間點的進貨單價和銷售單價都不同。以下是該公司的進貨和銷售記錄:
1月1日:進貨50件,單價10元/件,金額為500元
2月1日:進貨100件,單價12元/件,金額為1200元
2月15日:銷售90件,單價15元/件,金額為1350元
3月1日:進貨80件,單價14元/件,金額為1120元
3月15日:銷售70件,單價18元/件,金額為1260元
按照先進先出法,我們需要按照購買順序來計算銷售和庫存成本。
個別計價法公式
發(fā)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各批(次)存貨發(fā)出數量×該批次存貨實際進貨單價
個別計價法:對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制造的存貨以及提供的勞務,通常采用個別計價法確定發(fā)出存貨的成本。
發(fā)出存貨成本的計價方法有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等。
先進先出法:是指以先購入的存貨應先發(fā)出(銷售或耗用),對發(fā)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具體方法是:收入存貨時,逐筆登記收入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發(fā)出存貨時,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逐筆登記存貨的發(fā)出成本和結存金額。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本月發(fā)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的合計額,除以每次進貨數量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的合計數,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在下次進貨前計算各次發(fā)出存貨成本依據的一種方法。
個別計價法和先進先出法區(qū)別
個別計價法:對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制造的存貨以及提供的勞務,通常采用個別計價法確定發(fā)出存貨的成本。
先進先出法:是指以先購入的存貨應先發(fā)出(銷售或耗用),對發(fā)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具體方法是:收入存貨時,逐筆登記收入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發(fā)出存貨時,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逐筆登記存貨的發(fā)出成本和結存金額。
發(fā)出存貨成本的計價方法有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等。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本月發(fā)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的合計額,除以每次進貨數量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的合計數,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在下次進貨前計算各次發(fā)出存貨成本依據的一種方法。
相關知識點,可以點擊查看:
可變現凈值和先進先出法關系:發(fā)出存貨的計價方法若是采用先進先出法,計量成本需要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會計先進先出法公式
知識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