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花稅計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八十九號)規(guī)定:“第五條印花稅的計稅依據如下:應稅合同的計稅依據,為合同所列的金額,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稅稅款;應稅產權轉移書據的計稅依據,為產權轉移書據所列的金額,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稅稅款;應稅營業(yè)賬簿的計稅依據,為賬簿記載的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合計金額;證券交易的計稅依據,為成交金額。
更新時間:2025-09-13 11:26:56 查看全文>>
印花稅計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八十九號)規(guī)定:“第五條印花稅的計稅依據如下:應稅合同的計稅依據,為合同所列的金額,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稅稅款;應稅產權轉移書據的計稅依據,為產權轉移書據所列的金額,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稅稅款;應稅營業(yè)賬簿的計稅依據,為賬簿記載的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合計金額;證券交易的計稅依據,為成交金額。
更新時間:2025-09-13 11:26:56 查看全文>>
"含稅。
印花稅的計稅依據是含稅的。
印花稅的計稅金額的計算公式
1. 應納稅額=計稅金額×比例稅率
2. 應納稅額=憑證件數×固定稅額(5元)
印花稅的計稅依據
1. 購銷合同的計稅依據
在2022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法》施行后,賬簿印花稅的計稅有了明確規(guī)定。
應稅賬簿范圍
僅對“營業(yè)賬簿”征收印花稅,這里的營業(yè)賬簿指的是記載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的賬簿,其他類型的賬簿,如日記賬、明細賬等不再屬于印花稅的征稅范圍。
計稅依據
以賬簿記載的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合計金額作為計稅依據。若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合計金額相較于已繳納印花稅的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合計金額有所增加,就需要就增加的部分計算繳納印花稅;若未增加,則無需納稅。
稅率
營業(yè)賬簿印花稅的稅率為萬分之二點五。
需要。
購銷合同是否需要交印花稅,主要取決于合同的具體情況以及適用的稅收政策。
一般來說,購銷合同屬于印花稅的征稅范圍,應當繳納印花稅。印花稅是對在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征收的一種稅。購銷合同作為經濟活動中常見的合同類型,其書立和領受行為通常會被視為應納稅行為。
印花稅的征稅范圍:
1. 合同類:包括買賣合同、借款合同、融資租賃合同、租賃合同、承攬合同、建設工程合同、運輸合同、技術合同、保管合同、倉儲合同、財產保險合同等。
2. 產權轉移書據:包括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書據,房屋等建筑物、構筑物所有權轉移書據,股權(不包括上市和掛牌公司股票)、商標專用權、著作權、專利權、專有技術使用權轉讓書據等。
3. 營業(yè)賬簿:包括資金賬簿和其他營業(yè)賬簿。
一. 基本計稅依據
1. 合同所列金額:印花稅購銷合同的計稅依據首先為合同所列的金額。這里的金額是指合同中明確列出的交易金額,且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稅稅款。
2. 未列明金額的合同:如果購銷合同未列明金額,印花稅的計稅依據則按照實際結算的金額確定。即在實際交易中,雙方最終結算的金額將作為計稅依據。
3. 市場價格的確定:如果合同未列明金額且實際結算金額也無法確定,那么印花稅的計稅依據將按照書立合同時的市場價格來確定。這要求納稅人在無法直接獲取合同金額或實際結算金額時,需要參考市場上的同類交易價格來合理確定計稅依據。
二. 稅率與繳納方式
1. 稅率:購銷合同印花稅的稅率通常為合同金額的萬分之三。這意味著,根據合同金額計算出的印花稅稅額將按照這一比例來確定。
2. 繳納方式:印花稅一般要求按月繳納。納稅人需要根據合同金額和稅率計算出應繳納的印花稅稅額,并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向稅務機關進行申報和繳納。
相關知識推薦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印花稅計稅依據是什么意思
知識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