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利率=利息/(存期*本金)*100%。年利率,指一年的存款利率。所謂利率,是“利息率”的簡稱,就是指一定期限內(nèi)利息額與存款本金或貸款本金的比率。通常分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三種。年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幾表示,月利率按千分之幾表示,日利率按萬分之幾表示。
更新時間:2025-08-30 15:42:56 查看全文>>
年利率=利息/(存期*本金)*100%。年利率,指一年的存款利率。所謂利率,是“利息率”的簡稱,就是指一定期限內(nèi)利息額與存款本金或貸款本金的比率。通常分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三種。年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幾表示,月利率按千分之幾表示,日利率按萬分之幾表示。
更新時間:2025-08-30 15:42:56 查看全文>>
利率的影響因素有:
(1)通貨膨脹溢價(Inflation Premium)
通貨膨脹溢價,是指證券存續(xù)期間預期的平均通貨膨脹率。
(2)違約風險溢價(Default Risk Premium)
違約風險溢價,是指債券因存在發(fā)行者在到期時不能按約定足額支付本金或利息的風險而給予債權人的補償,該風險越大,債權人要求的利率越高。
(3)流動性風險溢價(Liquidity Risk Premium)
流動性風險溢價,是指債券因存在不能短期內(nèi)以合理價格變現(xiàn)的風險而給予債權人的補償。
無風險利率的估計一般來來說,是指選擇長期政府債券的名義到期收益率。
1.政府債券期限的選擇
選擇長期政府債券的利率比較適宜。
(1)普通股是長期的有價證券;
(2)資本預算涉及的時間長;
(3)長期政府債券的利率波動較小。
2.選擇票面利率或到期收益率
基準利率是金融市場上具有普遍參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資產(chǎn)價格均可根據(jù)這一基準利率水平來確定。
基準利率的特征
市場化:基準利率必須是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而且不僅反映實際市場供求狀況,還要反映市場對未來的預期。
基礎性:基準利率在利率體系、金融產(chǎn)品價格體系中處于基礎性地位,它與其他金融市場的利率或金融資產(chǎn)的價格具有較強的關聯(lián)性。
傳遞性:基準利率所反映的市場信號,或者中央銀行通過基準利率所發(fā)出的調(diào)控信號,能有效的傳遞到其他金融市場和金融產(chǎn)品價格上。
點擊查看相關知識點推薦:
貸款基準利率是什么
即期利率是債券票面所標明的利息收益或購買債券時所獲得的折價收益與債券當前價格的比率。是某一給定時點上無息證券的到期收益率。購買政府發(fā)行的有息債券,在債券到期后,債券持有人可以獲得連本帶利的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所得收益與本金的比率為即期利率。購買政府發(fā)行的無息債券,投資者可以低于票面價值的價格獲得,債券到期后,債券持有人可按票面價值獲得一次性的支付,購入價格的折扣額與票面價值的比率為即期利率。
預期利率是指由逾期貸款造成的罰利息適用的利率,具體是指借款人不按照合同的約定歸還借款的超期罰息。逾期利息和逾期貸款息息相關,關系到用戶的信用問題。
利率的影響因素是純粹利率、風險溢價。
純粹利率(真實無風險利率),是指在沒有通貨膨脹、無風險情況下資金市場的平均利率。沒有通貨膨脹時,短期政府債券的利率可以視作純粹利率。
風險溢價
通貨膨脹溢價——證券存續(xù)期間預期的平均通貨膨脹率。
(名義)無風險利率=純粹利率+通貨膨脹溢價
假設純粹利率為3%,預期通貨膨脹率為4%,則名義無風險利率為7%。政府債券的信譽很高,通常假設不存在違約風險,其利率被視為名義無風險利率。
違約風險溢價——指債券因存在發(fā)行者到期時不能按約定足額支付本金或利息的風險而給予債權人的補償,該風險越大,債權人要求的貸款利率越高。對政府債券而言,通常認為沒有違約風險,違約風險溢價為零;對公司債券來說,公司評級越高,違約風險越小,違約風險溢價越低。
流動性溢價理論認為,長期債券的利率應當?shù)扔趦身椫停谝豁検情L期債券到期之前預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第二項是隨債券供求狀況變動而變動的流動性溢價。
假定未來3年當中,1年期債權的利率分別是5%、6%和7%,根據(jù)預期理論,2年期和3年期的利率分別為(5%+6%)/2=5.5%,(5%+6%+7%)/3=6%,假定1-3年期債券的流動性溢價分別為0,0.25%和0.5%,則2年期的利率為(5%+6%)/2+0.25%=5.75%,3年期債券利率為(5%+6%+7%)/3+0.5%=6.5%。
與流動性溢價理論密切相關的是期限優(yōu)先理論(PreferredHabitatTheory),它采取了較為間接的方法來修正預期理論,但得到的結論是相同的。它假定投資者對某種到期期限的債券有著特別的偏好,即更愿意投資于這種期限的債券(期限優(yōu)先)。由于他們偏好于某種債券,因此只有當預期回報率足夠高時,他們才愿意購買其他到期期限的債券。由于相對于長期債券,投資者一般更偏好于短期債券,固此,只有當長期債券的預期回報率較高時,他們才愿意持有長期債券。
無偏預期理論的基本假設是假定人們對未來短期利率具有確定的預期;假定資金在長期資金市場和短期資金市場之間的流動完全自由。無偏預期理論(TheunbiasedExpectationsTheory)當前對未來的預期是決定利率期限結構的關鍵因素。這種理論認為,投資者的一般看法構成市場預期,市場預期會隨著通貨膨脹預期和實際利率預期的變化而變化。同時,該理論還認為,債券的遠期利率在量上應等于未來相應時期的即期利率的預期。
市場利率是指由資金市場上供求關系決定的利率。而具體的影響因素有宏觀經(jīng)濟形勢因素、最新宏觀經(jīng)濟形勢對市場利率的影響等。
市場利率r=純粹利率+風險溢價=r*+IP+DRP+LRP+MRP
其中:r*--純粹利率,也稱真實無風險利率,是指在沒有通貨膨脹、無風險情況下資金市場的平均利率。
IP--通貨膨脹溢價;是指證券存續(xù)期間預期的平均通貨膨脹率。
DRP--違約風險溢價;是指債券發(fā)行者到期時不能按約定足額支付本金或利息的風險補償。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年利率怎么算
知識導航
初級會計師
初級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