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控制測試的目標是提供控制運行是否有效的審計證據(jù),以支持計劃的重大錯報風險評估水平。樣本設計:審計抽樣中樣本設計階段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確定測試目標;定義總體與抽樣單元,注冊會計師應當確??傮w的適當性和完整性;定義誤差構(gòu)成條件。
更新時間:2025-08-12 17:47:15 查看全文>>
控制測試的目標是提供控制運行是否有效的審計證據(jù),以支持計劃的重大錯報風險評估水平。樣本設計:審計抽樣中樣本設計階段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確定測試目標;定義總體與抽樣單元,注冊會計師應當確??傮w的適當性和完整性;定義誤差構(gòu)成條件。
更新時間:2025-08-12 17:47:15 查看全文>>
審計抽樣,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實施審計程序時,從審計對象總體中選取一定數(shù)量的樣本進行測試,并根據(jù)測試結(jié)果,推斷審計對象總體特征的一種方法。
使用范圍
當控制的運行留下軌跡時,注冊會計師可以考慮使用審計抽樣實施控制測試;
在實施細節(jié)測試時,注冊會計師可以使用審計抽樣獲取審計證據(jù)。
推薦閱讀:
無論是控制測試還是細節(jié)測試,注冊會計師都可以通過擴大樣本規(guī)模降低抽樣風險。在實施控制測試時,如果注冊會計師推斷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實際有效性(“信賴過度風險”),或在實施細節(jié)測試時,注冊會計師推斷某一重大錯報不存在而實際上存在(“誤受風險”),注冊會計師最需要關(guān)注的是“信賴過度風險”和“誤受風險”,這兩類抽樣風險通常會使注冊會計師得出錯誤的結(jié)論,發(fā)表不恰當?shù)膶徲嬕庖?,影響審計效果?/p>
與此同時,在實施控制測試時,注冊會計師推斷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實際有效性(“信賴不足風險”),或在實施細節(jié)測試時,注冊會計師推斷某一重大錯報存在而實際上不存在(“誤拒風險”),這兩類抽樣風險通常導致注冊會計師實施額外的工作,影響審計效率。
審計抽樣確定樣本量:
樣本量=可接受的信賴過度風險/可容忍偏差率
注冊會計師確定的可接受信賴過度風險為10%,可容忍偏差率為7%,預計總體偏差為1.75%。在信賴過度風險為10%時,7%可容忍偏差率與1.75%預計總體偏差率的交叉處為55,即所需的樣本規(guī)模為55。
注冊會計師確定的可接受信賴過度風險為10%,可容忍偏差率為7%,預計總體偏差為1.75%。在信賴過度風險為10%時,7%可容忍偏差率與1.75%預計總體偏差率的交叉處為55,即所需的樣本規(guī)模為55。
控制抽樣風險有兩個途徑,一是調(diào)整樣本量,增加樣本。二是采用恰當?shù)某闃臃椒?,合理地保證樣本的代表性。
抽樣風險分為下列兩種類型:
1.信賴過度風險(控制測試)和誤受風險(細節(jié)測試)——影響審計效果信賴過度風險是指推斷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實際有效性的風險。
誤受風險是指注冊會計師推斷某一重大錯報不存在而實際上存在的風險。
抽樣風險的影響因素:在實施控制測試時,注冊會計師推斷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實際有效性的風險;或在實施細節(jié)測試時,注冊會計師推斷某一重大錯報不存在而實際上存在的風險。此類風險影響審計的效果,并可能導致注冊會計師發(fā)表不恰當?shù)膶徲嬕庖?。在實施控制測試時,注冊會計師推斷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實際有效性的風險;或在實施細節(jié)測試時,注冊會計師推斷某一重大錯報存在而實際上不存在的風險。此類風險影響審計的效率。
抽樣風險是指注冊會計師根據(jù)樣本得出的結(jié)論,與對總體全部項目實施與樣本同樣的審計程序得出的結(jié)論存在差異的可能性。
非抽樣風險包括審計風險中不是由抽樣所導致的所有風險。
審計抽樣的適用性:當控制的運行留下軌跡時,注冊會計師可以考慮使用審計抽樣實施控制測試。在實施細節(jié)測試時,注冊會計師可以使用審計抽樣獲取審計證據(jù)。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審計抽樣如何確定測試目標
知識導航
初級會計師
初級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