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稅收遞延期:稅收遞延指納稅人在取得某項收入后再納稅的一種政策。稅收遞延對于個人而言,意味著巨大的稅收優(yōu)惠。也稱為延期納稅或稅收納稅。
更新時間:2024-04-01 09:44:15 查看全文>>
稅收遞延期:稅收遞延指納稅人在取得某項收入后再納稅的一種政策。稅收遞延對于個人而言,意味著巨大的稅收優(yōu)惠。也稱為延期納稅或稅收納稅。
更新時間:2024-04-01 09:44:15 查看全文>>
遞延所得稅資產計算公式:
遞延所得稅資產=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企業(yè)所得稅稅率。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資產的計稅基礎-資產的賬面價值。
遞延所得稅資產:
遞延所得稅資產是指未來預計可以用來抵稅的資產,它是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才會產生遞延稅款。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包括:在確認相關資產、負債時,根據所得稅準則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資產負債表日,根據所得稅準則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大于本科目余額的,借記本科目,貸記“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等科目;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小于本科目余額的,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遞延所得稅負債的計算公式:
遞延所得稅負債=(資產的賬面價值-資產的計稅基礎)×企業(yè)所得稅稅率。
遞延所得稅資產計算公式:
遞延所得稅資產=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企業(yè)所得稅稅率;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資產的計稅基礎-資產的賬面價值。
遞延所得稅資產:
遞延所得稅資產是指未來預計可以用來抵稅的資產,遞延所得稅是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才會產生遞延稅款。
遞延所得稅資產屬于資產類科目中的非流動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中列在其他非流動資產之前。
遞延所得稅:
遞延年金終值與遞延期無關,因此遞延年金終值的計算不需要考慮遞延期。在計算終值時,所有的現(xiàn)金流量都要計算到未來的某個時點,那么終值為A×(F/A,r,3)顯然前2年是不影響終值的,而同樣計算現(xiàn)值時,要用A×(P/A,r,3)×(P/F,r,2)折算到0時點,需要多乘以一個(P/F,r,2),因此計算現(xiàn)值時要考慮遞延期。
遞延期間的確定方法:搞清楚該遞延年金的第一次收付發(fā)生在第幾期末(假設為第W期末);根據(W-1)的數(shù)值即可確定遞延期間s的數(shù)值;在確定“該遞延年金的第一次收付發(fā)生在第幾期末”時,應該記住“上一期的期末就是下一期的期初”
遞延年金的遞延期:遞延年金又稱“延期年金”,是指在最初若干期沒有收付款項的情況下,后面若干期等額的系列收付款項,它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
年金的遞延期:遞延年金又稱“延期年金”,是指在最初若干期沒有收付款項的情況下,后面若干期等額的系列收付款項。它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
公式1:P=A×(P/A,i,n)×(P/F,i,m);公式2:P=A×[(P/A,i,m+n)-(P/A,i,m)];公式3:P=A×(F/A,i,n)×(P/F,i,m+n)。 式中,n表示等額收付的次數(shù)(即A的個數(shù)),m表示遞延期。
遞延年金
遞延年金又稱“延期年金”,是指在最初若干期沒有收付款項的情況下,后面若干期等額的系列收付款項。它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普通年金又稱“后付年金”,是指每期期末有等額的收付款項的年金。這種年金形式是在現(xiàn)實經濟生活中最為常見。普通年金終值猶如零存整取的本利和,它是一定時期內每期期末等額收付款項的復利終值之和。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遞延期
知識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