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息是股東定期按一定的比率從上市公司分取的盈利,紅利則是在上市公司分派股息之后按持股比例向股東分配的剩余利潤。獲取股息和紅利,是股民投資于上市公司的基本目的,也是股民的基本經(jīng)濟權利。
更新時間:2022-10-08 09:38:35 查看全文>>
股息是股東定期按一定的比率從上市公司分取的盈利,紅利則是在上市公司分派股息之后按持股比例向股東分配的剩余利潤。獲取股息和紅利,是股民投資于上市公司的基本目的,也是股民的基本經(jīng)濟權利。
更新時間:2022-10-08 09:38:35 查看全文>>
在借款費用資本化期間內,每一會計期間的利息(包括折價或溢價的攤銷)資本化金額,應當按照下列方法確定:
1.為購建或者生產(chǎn)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chǎn)而借入專門借款的,應當以專門借款當期實際發(fā)生的利息費用,減去將尚未動用的借款資金存入銀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進行暫時性投資取得的投資收益后的金額確定。
2.為購建或者生產(chǎn)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chǎn)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企業(yè)應當根據(jù)累計資產(chǎn)支出超過專門借款部分的資產(chǎn)支出加權平均數(shù)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資本化率,計算確定一般借款應予資本化的利息金額。資本化率應當根據(jù)一般借款加權平均利率計算確定。有關計算公式如下:
一般借款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累計資產(chǎn)支出超過專門借款部分的資產(chǎn)支出加權平均數(shù)×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資本化率
資產(chǎn)支出加權平均數(shù)=Σ(每筆資產(chǎn)支出金額×每筆資產(chǎn)支出在當期所占用的天數(shù)/當期天數(shù))
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資本化率=所占用一般借款加權平均利率=所占用一般借款當期實際發(fā)生的利息之和÷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shù)
一般借款利息費用化金額=全部利息費用-資本化金額
支付利息屬于負債類會計科目,收到利息屬于資產(chǎn)類會計科目。
一、支付利息會計分錄
1、計提利息時
借:在建工程/制造費用/財務費用/研發(fā)支出等
貸:應付利息
2、支付利息時
借:應付利息
優(yōu)先股的股息等于股票買入價與股息率的乘積,優(yōu)先股股息是購買優(yōu)先股股票所獲得的股份收益。優(yōu)先股股息一般是以一筆固定的金額或按股票票面價值一定比例確定的。
股息紅利所得稅
股息紅利所得稅是指對上市公司的分紅征稅。對一年以上的長線投資者,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對一月以內短期買賣的投資者加倍征收股息紅利稅。
紅利所得稅
紅利所得稅是對個人擁有債權、股權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進行征收的個人所得稅。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個人所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百分之二十的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主要以自然人取得的各類應稅所得為征稅對象而征收的一種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的征收項目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經(jīng)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chǎn)租賃所得,財產(chǎn)轉讓所得以及偶然所得。
股息紅利
股息是股東定期按一定的比率從上市公司分取的盈利,紅利則是在上市公司分派股息之后按持股比例向股東分配的剩余利潤。獲取股息和紅利,是股民投資于上市公司的基本目的,也是股民的基本經(jīng)濟權利。
股息紅利稅是指對上市公司的分紅征稅。對一年以上的長線投資者,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對一月以內短期買賣的投資者加倍征收股息紅利稅。
股息紅利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適用稅率(20%)。
股息是股東定期按一定的比率從上市公司分取的盈利,紅利則是在上市公司分派股息之后按持股比例向股東分配的剩余利潤。
股息和紅利的區(qū)別
1、股息
股息,即股票的利息,也就是股份公司從提取了公益金、以及公積金的稅后利潤中,按照股息率分發(fā)給企業(yè)股東的收益。
在上市公司的稅后利潤中,股息的分配順序如下:
(1)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
(2)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
相關知識推薦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股息紅利
知識導航
注冊會計師
初級會計師
初級會計師
高級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