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稱每股稅后利潤、每股盈余,指稅后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是普通股股東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業(yè)凈利潤或需承擔的企業(yè)凈虧損。
更新時間:2025-09-15 17:29:18 查看全文>>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稱每股稅后利潤、每股盈余,指稅后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是普通股股東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業(yè)凈利潤或需承擔的企業(yè)凈虧損。
更新時間:2025-09-15 17:29:18 查看全文>>
所謂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是指不同籌資方式下每股收益都相等時的息稅前利潤或業(yè)務量水平。根據每股收益無差別點,可以分析判斷在什么樣的息稅前利潤水平或產銷業(yè)務量水平前提下,適于采用何種籌資組合方式,進而確定企業(yè)的資本結構安排。
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息稅前利潤的計算公式:
[((EBIT) ?-I1)×(1-T)-DP1]/N1=[((EBIT) ?-I2)×(1-T)-DP2]/N2
其中:
1.(EBIT) ?表示息稅前利潤平衡點,即每股收益無差別點;
2.I1、I2表示兩種籌資方式下的債務利息;
3.DP1、DP2表示兩種籌資方式下的優(yōu)先股股利;
稀釋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為基礎,假設企業(yè)所有發(fā)行在外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均已轉換為普通股,從而分別調整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以及發(fā)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稀釋每股收益計算公式:
稀釋每股收益=(凈利潤+假設轉換時增加的凈利潤)/(發(fā)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假設轉換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數加權平均數)
稀釋每股收益計算公式:
稀釋每股收益=(凈利潤+假設轉換時增加的凈利潤)/(發(fā)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假設轉換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數加權平均數)
稀釋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為基礎,假設企業(yè)所有發(fā)行在外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均已轉換為普通股,從而分別調整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以及發(fā)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稀釋每股收益和基本每股收益的區(qū)別:
存在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應當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潛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證和股份期權如果沒有潛在普通股,稀釋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存在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應當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潛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認股權證和股份期權等。
可轉換公司債券。對于可轉換公司債券,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分子的調整項目為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已確認為費用的利息等的稅后影響額;分母的調整項目為假定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期初或發(fā)行日轉換為普通股的股數加權平均數。
每股收益是綜合反映公司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可以用來判斷和評價管理層的經營業(yè)績。每股收益的計算公式為:每股收益=凈利潤/年末普通股股份總數。在分析每股收益指標時,應注意公司利用回購庫存股的方式減少發(fā)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使每股收益簡單增加。
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的息稅前利潤或銷售額的計算公式為:
EPS=[(EBIT-I)(1-T)-PD]/N=[(S-VC-a-I)(1-T)-PD]/N
式中:
EBIT——息稅前利潤
I——每年支付的利息
T——所得稅稅率
PD——優(yōu)先股股利
傳統的每股收益指標計算公式:每股收益=(本期毛利潤-優(yōu)先股股利)/期末總股本?;久抗墒找?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當期發(fā)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每股收益分析法是選擇每股收益最大的籌資方作為最優(yōu)籌資方的方法。每股收益分析法在計算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時,應當考慮公司是否存在優(yōu)先股。如果不存在優(yōu)先股,那么當期凈利潤就是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每股收益
知識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