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會計》綜合題易考點:資本公積確認與計量
【東奧小編】現(xiàn)階段進入2015年注會強化提高沖刺備考期,為幫助考生們在最后階段提高備考效率,我們根據(jù)201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大綱為考生們總結了《會計》科目的選擇題和綜合題易考點,下面我們一起來復習2015《會計》綜合題易考點:資本公積確認與計量。
本考點能力等級:
能力等級 3—— 綜合運用能力
考生應當在理解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和相關概念的基礎上,在比較復雜的職業(yè)環(huán)境上,堅守職業(yè)價值觀、遵循職業(yè)道德、堅持職業(yè)態(tài)度,綜合運用相關專業(yè)學科知識和職業(yè)技能解決實務問題。
本知識點屬于《會計》科目第十章所有者權益第三節(jié)資本公積和其他綜合收益的內容。
綜合題易考點:資本公積確認與計量
資本公積的來源包括資本(或股本)溢價以及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資本(或股本)溢價是指企業(yè)收到投資者的超過其在企業(yè)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額的投資。形成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的原因有溢價發(fā)行股票,投資者超額繳入資本等。
(一)資本(或股本)溢價的會計處理
1.資本溢價
投資者投入的資本中按其投資比例計算的出資額部分,應記入“實收資本”科目,大于部分記入“資本公積——資本溢價”科目。
2.股本溢價
股份有限公司在采用與股票面值相同的價格發(fā)行股票的情況下,企業(yè)發(fā)行股票取得的收入,應全部記入“股本”科目;在采用溢價發(fā)行股票的情況下,企業(yè)發(fā)行股票取得的收入,相當于股票面值的部分記入“股本”科目,超過股票面值的溢價部分在扣除發(fā)行手續(xù)費、傭金等發(fā)行費用后,記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
【關注】上市公司2008年報工作中應注意的會計問題:在未達業(yè)績承諾時控股股東根據(jù)承諾補足差額的會計處理問題。
上市公司收到的由其控股股東或其他原非流通股股東根據(jù)股改承諾為補足當期利潤而支付的現(xiàn)金,應作為權益性交易計入所有者權益。
(二)其他資本公積的會計處理
1.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
(1)在等待期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應按確定的金額
借:管理費用等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在行權日,應按實際行權的權益工具數(shù)量計算確定的金額
借:銀行存款(按行權價收取的金額)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等待期累計確定的金額)
貸:股本(增加股份的面值)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差額)
2.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
(1)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其他綜合收益和利潤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投資方按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份額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或作相反會計分錄
(2)處置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時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投資收益(或相反分錄)
(三)資本公積轉增資本的會計處理
借:資本公積
貸:實收資本等
二、其他綜合收益的確認與計量及會計處理
其他綜合收益,是指企業(yè)根據(jù)其他會計準則規(guī)定未在當期損益中確認的各項利得和損 失。包括以后會計期間不能重分類進損益的其他綜合收益和以后會計期間滿足規(guī)定條件時 將重分類進損益的其他綜合收益兩類。
(一)以后會計期間不能重分類進損益的其他綜合收益項目,主要包括重新計量設定受益計劃凈負債或凈資產導致的變動,以及按照權益法核算因被投資單位重新計量設定受益計劃凈負債或凈資產變動導致的權益變動,投資企業(yè)按持股比例計算確認的該部分其他綜合收益項目。
(二)以后會計期間滿足規(guī)定條件時將重分類進損益的其他綜合收益項目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外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其他綜合收益
或作相反的會計分錄。
2.可供出售外幣非貨幣性項目的匯兌差額
對于發(fā)生的匯兌損失
借:其他綜合收益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對于發(fā)生的匯兌收益,作相反會計分錄。
3.金融資產的重分類
(1)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重分類為采用成本或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
重分類日該項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或賬面價值作為成本或攤余成本,該項金融資產沒有固定到期日的,與該金融資產相關、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或損失,仍應記入“其他綜合收益”科目,在該金融資產被處置時轉入當期損益。
(2)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并以公允價值進行后續(xù)計量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
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
其他綜合收益(差額,或借方)
產生的“其他綜合收益”在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fā)生減值或終止確認時轉入當期損益。
(3)按規(guī)定應當以公允價值計量,但以前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其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時改按公允價值計量,將相關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記入“其他綜合收益”科目,在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發(fā)生減值或終止確認時轉入當期損益
4、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
(1)被投資單位其他綜合收益變動,投資方按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份額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綜合收益
貸:其他綜合收益
被投資單位其他綜合收益減少作相反的會計分錄
(2)處置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時
借:其他綜合收益
貸:投資收益(或相反分錄)
5.存貨或自用房地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
(1)企業(yè)將作為存貨的房地產轉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其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的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轉換日的公允價值)
貸:開發(fā)產品等
其他綜合收益(差額)
企業(yè)將自用房地產轉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其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的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轉換日的公允價值)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貸:固定資產
其他綜合收益(差額)
(2)處置該項投資性房地產時,因轉換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額應轉入當期其他業(yè)務成本
借:其他綜合收益
貸:其他業(yè)務成本
6.現(xiàn)金流量套期工具產生的利得或損失中屬于有效套期的部分
現(xiàn)金流量套期工具利得或損失中屬于有效套期部分,直接確認為其他綜合收益。
7.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
按照外幣折算的要求,企業(yè)在處置境外經營的當期,將已列入合并財務報表所有者權益的外幣報表折算差額中與該境外經營相關部分,自其他綜合收益項目轉入處置當期損益。如果是部分處置境外經營,應當按處置的比例計算處置部分的外幣報表折算差額,轉入處置當期損益。
責任編輯:龍貓的樹洞
- 上一篇文章: 2015《會計》綜合題易考點:實收資本和其他權益工具
- 下一篇文章: 2015《會計》綜合題易考點:留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