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提示:2014年《審計》教材的體系變得更為合理,開篇便是審計的基本原理,將質量控制和職業(yè)道德部分放到了最后,將煩人的法律責任直接刪掉又一次進行了“小瘦身”,為我們備考減輕了壓力,其他部分章節(jié)調整了順序。本篇為完成審計工作。
本章內容主要變化有三點:
1、刪除了2013年教材第一節(jié)中的匯總審計差異,這也造成2013年教材的兩張試算平衡表(2013年教材P473表22-4和P474表22-5)也一并刪除了。這兩張表在以往年度是很重要的兩張表,表中的勾稽關系很重要,而且還可能考調整分錄,但今年刪除了,這或許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審計調整分錄真的要退出審計考試的歷史舞臺了,但絕不意味著《審計》和《會計》的關聯(lián)度越來越小,其實這兩門的關系并不只是存在于調整分錄之間,《審計》中涉及到很多《會計》知識,比如存貨計提跌價準備、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等等,所以《會計》仍是學習《審計》的基礎。
2、將原2013年教材中第二節(jié)持續(xù)經營假設調整到其他特殊項目的第三節(jié)。那么新教材的其他特殊項目審計中就包括了四種:會計估計審計、關聯(lián)方審計、持續(xù)經營假設和期初余額審計,會計估計具有高度不確定性,關聯(lián)方屬于非常規(guī)交易,這兩種容易導致特別風險;如果注冊會計師首次接受委托還要對期初余額進行審計,這個期初余額如果不審計,注冊會計師擔心存在重大錯報,那樣即使本期審計沒問題,但期初余額有重大錯報,也會導致期末余額存在重大錯報,但是如果進行審計,有可能到最后審完了沒有重大錯報,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非常糾結;持續(xù)經營假設為什么也放到這章呢?因為持續(xù)經營是一種假設,注冊會計師可以針對過去發(fā)生的交易獲取證據,但對未來的情況則很難獲取證據,所以只能考慮持續(xù)經營假設,也屬于特殊事項,放到這章也順理成章。
3、將原2013年教材中第三節(jié)的或有事項刪除。該部分內容與《會計》中的或有事項有很大關聯(lián),學過《會計》的童鞋學到《審計》中的或有事項非常輕松,但無奈或有事項在《審計》中也不怎么受重視,連考客觀題的次數都很有限,所以也就刪除了。對我們備考基本無影響。
最后祝大家在東奧學習愉快!
相關鏈接:
(東奧會計在線 永不言敗 版權所有 轉載、傳播請注明“東奧會計在線”字樣)
新浪微博:@CPA永不言敗
責任編輯:永不言敗
- 上一篇文章: 2014年注會《審計》教材變化之審計概述
- 下一篇文章: 【星期五】4月11日注會備考資料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