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小課堂:十分鐘學會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




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在注會《財務成本管理》的考試中經常有所涉及,在中級《財務管理》中屬于比較難的內容。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本身并不難,只要我們掌握方法,頭腦清醒,輔以練習,這個知識點的分數不容錯過。
■ 2023年CPA暢聽班全新上線!多個班次隨心暢聽>>>
■ 2022年注會小班沖刺集訓,名師帶學,專項突破>>>
一、 什么是每股收益
這里的每股收益,指的是普通股的每股收益。
EPS:每股收益
EBIT:息稅前利潤
I:債務利息(可以稅前扣除)
t:所得稅稅率
PD:優(yōu)先股股息(不可以稅前扣除)
N:普通股股數
二、 什么是每股收益無差別點
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是息稅前利潤EBIT的一個特定取值。在這個取值時,兩種融資方案的每股收益相等。
三、 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的含義
(1)計算各方案的每股收益(EPS),選擇EPS最高的;
(2)每股收益無差別點:令兩個方案EPS相等的息稅前利潤EBIT,或其他參數(如收入、銷量等)。
四、 圖示記憶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
(簡化的圖示)
通常優(yōu)先股的股利負擔要高于債務稅后利息——即優(yōu)先股線在債券線的下邊,所以考試時大多數情況下僅需要比較普通股和債券籌資即可。
五、 決策原則
(1)EBIT<每股收益無差別點:選擇杠桿率低的方案(股);
(2)EBIT=每股收益無差別點:選擇無差別;
(3)EBIT>每股收益無差別點:選擇杠桿率高的方案(債)。
六、 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的缺點
未考慮(財務)風險。
【例題】A公司目前資本結構為:總資本3500萬元,其中債務資本1400萬元(年利息140萬元);普通股股本1210萬元(1210萬股,面值1元,市價5元),留存收益890萬元。企業(yè)由于擴大經營規(guī)模,需要追加籌資2800萬元,所得稅稅率25%,不考慮發(fā)行費用因素。有三種籌資方案:
甲方案:增發(fā)普通股400萬股,每股發(fā)行價6元;同時向銀行借款400萬元,利率保持原來的10%。
乙方案:增發(fā)普通股200萬股,每股發(fā)行價6元;同時溢價發(fā)行1600萬元面值為1000萬元的公司債券,票面利率15%。
丙方案:不增發(fā)普通股,溢價發(fā)行2500萬元面值為2300萬元的公司債券,票面利率15%;由于受債券發(fā)行數額的限制,需要補充銀行借款300萬元,利率為10%。
要求:
(1)計算甲方案與乙方案的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息稅前利潤;
(2)計算乙方案與丙方案的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息稅前利潤;
(3)計算甲方案與丙方案的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息稅前利潤;
(4)若不考慮風險,若企業(yè)預計的息稅前利潤為500萬元,企業(yè)應如何籌資
相關授課名師簡介
2022年注會考試時間是8月26-28日,如果想要提高備考效率,不妨選擇東奧注會D班課程!全新D班開發(fā)“零基礎入門班”+“恒考點基礎班”兩大班次,零基礎考生也可以輕松入門!
(本文是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