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資源配置方式有哪些
精選回答
財政資源配置方式有哪些:
財政資源配置方式是指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決定方式和資金供應方式。財政資源配置方式實際上是一種政治程序。公共物品的決定方式也就是公共決策(公共選擇)。
公共物品有多種多樣,每個人的需求也都不一樣,而且公共物品消費得多,私人物品的消費就要減少;反之也同樣。因此公共物品的選擇應是有限的。
財政分配之所以形成既定的格局,決定的原則是效率,在實踐中它是通過政治程序決定的,因此效率取決于政治程序的制度安排。政治程序要有效率,關鍵是要體現(xiàn)人民群眾的意愿,政治程序的民主和科學可以使政府資源配置達到效率狀態(tài)。因為只有每個人把自己的意愿表達出來,才能把個人意愿集合成公共決策。
財政資源配置的范圍:
財政資源配置職能的范圍包括直接滿足消費需求的公共物品和準公共物品,以及天然壟斷行業(yè)的物品等。
1.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理論抽象的,在實踐中除了通常作為例子的國防,也常把法律設施、環(huán)境保護、行政管理服務、基礎科學研究等視作公共物品。公共物品能滿足每個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因此,根據效率法則,公共物品的成本應該等于每個消費者的收益總和。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有很大的區(qū)別。私人物品的總量是每個消費者的消費量之和,每個消費者的消費量是不同的,而公共物品對于所有消費者來說卻只有一個,對于每個消費者來說消費量是相同的;私人物品對于每拿消費者來說都是相同的價格,而公共物品對于每個消費者來說卻有不同的價格,因為公共物品對于每個消費者的效用不同。公共物品資源配置的資金由政府提供。如果公共物品供給不足,在消費中通常會發(fā)生公共物品“擁擠”的情況,即公共物品的容量不夠,如高峰期的道路擁擠等。擁擠會產生成本,如需要花費的等待時間。為了解決擁擠,對消費公共物品像私人物品一樣收費的情況是經常發(fā)生的。
2.準公共物品
準公共物品是指既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又有私人物品的特征的物品,如教育、醫(yī)療等。教育對個人將來就業(yè)能力的增強、職位的晉升、得到有利于個人的信息等方面有好處,因此有私人物品的特點。教育有利于社會進步、有利于科技創(chuàng)新等方面卻有公共物品的性質。對于準公共物品來說,政府要參與資源配置,但通常也要由消費者直接支付一部分成本。由于準公共物品是由政府決定的,因此,屬于財政資源配置職能的范圍。生產準公共物品是政府職能的延伸。
3.天然壟斷行業(yè)的物品
天然壟斷行業(yè)的物品的資源配置比較復雜,有的可以通過財政進行資源配置,有的可以通過市場進行資源配置,但實行政府管制。究竟采取何種方式,要以效率優(yōu)先的原則視具體情況而定。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財政的資源配置職能知識點,可查閱以下文章:2017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基礎考點:資源配置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