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紀念"】在2013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的備考初期階段,大家可以先學習掌握一些基礎的知識點,每天學習一點,不能松懈,在這個階段把知識點掌握扎實。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財務管理》中的:經營杠桿。
經營杠桿
經營杠桿系數
(1)DOL的定義公式:
經營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量變動率
(2)簡化公式:
報告期經營杠桿系數=基期邊際貢獻/基期息稅前利潤=M / M - F= (EBIT+F) / EBIT
DOL=M/EBIT=M/(M-F)=基期邊際貢獻/基期息稅前利潤
經營杠桿系數公式:
【提示】
(1)教材計算邊際貢獻采用了邊際貢獻率。邊際貢獻=銷售額邊際貢獻率=息稅前利潤+固定成本
(2)采用簡化公式計算時,注意應用的是上一年的數據。
3.經營杠桿與經營風險
(1)概念解析
經營風險——指企業(yè)生產經營上的原因而導致的資產報酬波動的風險。引起經營風險的主要原因是市場需求和生產成本等因素的不確定性。
經營杠桿——是指由于固定性經營成本的存在,而使得企業(yè)的資產報酬(息稅前利潤)變動率大于業(yè)務量變動率的現象。
【注】只要企業(yè)存在固定性經營成本,就存在經營杠桿效應。
(2)經營杠桿與經營風險
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風險越大。
【注意】經營杠桿本身并不是資產報酬不確定的根源,只是資產報酬波動的表現。經營杠桿放大了市場和生產等因素變化對利潤波動的影響。經營杠桿系數越高,表明資產報酬等利潤波動程度越大,經營風險也就越大。
(3)經營杠桿系數的影響因素: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比重越高、成本(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之和)水平越高、產品銷售數量和銷售價格水平越低,經營杠桿效應越大,反之亦然。在企業(yè)息稅前利潤為正的情況下,經營杠桿系數最低為1,不會為負數,只要經營性固定成本存在,經營杠桿系數總是大于1;息稅前利潤在于0的情況下,息稅前利潤越小,經營杠桿效應越大,反之亦然。
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銷售額越小,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風險也越大,反之亦然。 在銷售額處于盈虧臨界點時,經營杠桿系數趨于無窮大。
【提示】盈虧臨界點,是指息稅前利潤為0時的銷售量或銷售額。
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紀念
- 上一個文章: 2013年《財務管理》預習輔導匯總(四)
- 下一個文章: 《財務管理》預習輔導:標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