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娜寫年華”]東奧會計在線中級會計職稱頻道提供:本篇為2015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財務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第四節(jié)重點精講:作業(yè)成本與責任成本,本節(jié)內容主要介紹責任成本管理。
【“責任成本管理”相關知識點】
1.責任成本管理的含義
2.責任中心及其考核
3.內部轉移價格的制定
【重點精講】:責任成本管理
(一)責任成本管理的含義
責任成本管理,是指將企業(yè)內部劃分成不同的責任中心,明確責任成本,并根據各責任中心的權、責、利關系,來考核其工作業(yè)績的一種成本管理模式。
(二)責任中心及其考核
1.成本中心
(1)含義與特點
含義 |
成本中心是指有權發(fā)生并控制成本的單位。 |
特點 |
(1)成本中心不考核收益,只考核成本; |
。2)可控成本
含義 |
可控成本是指成本中心可以控制的各種耗費。 |
應具備的條件 |
第一,該成本的發(fā)生是成本中心可以預見的; |
應注意的問題 |
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的劃分是相對的。它們與成本中心所處的管理層級別、管理權限與控制范圍大小有關。對于一個獨立企業(yè)而言,幾乎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的。 |
。3)成本中心考核和控制主要使用的指標
預算成本節(jié)約額=實際產量預算責任成本-實際責任成本
預算成本節(jié)約率=預算成本節(jié)約額/實際產量預算責任成本×
【提示】實際產量預算責任成本(費用)=實際產量×預算單位成本(費用)
2.利潤中心
(1)含義
利潤中心是指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和利潤的責任單位。它不但有成本發(fā)生,而且還有收入發(fā)生。
。2)特點
利潤中心與成本中心相比,其權利和責任都相對較大,它不僅要降低絕對成本,還要尋求收入的增長使之超過成本,即更要強調相對成本的降低。
。3)類型
類型 |
含義 |
自然利潤中心 |
它是自然形成的,直接對外提供勞務或銷售產品以取得收入的責任中心。 |
人為利潤中心 |
它是人為設定的,通過企業(yè)內部各責任中心之間使用內部結算價格結算半成品內部銷售收入的責任中心。 |
。4)考核指標
考核指標 |
公式 |
特點 |
邊際貢獻 |
邊際貢獻=銷售收入總額-變動成本總額 |
反映了該利潤中心的盈利能力,但它對業(yè)績評價沒有太大的作用。 |
可控邊際貢獻(部門經理邊際貢獻) |
可控邊際貢獻=邊際貢獻-該中心負責人可控固定成本 |
是評價利潤中心管理者業(yè)績的理想指標。 |
部門邊際貢獻 |
部門邊際貢獻=可控邊際貢獻-該中心負責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
部門邊際貢獻反映了部門為企業(yè)利潤和彌補與生產能力有關的成本所作的貢獻,它更多的用于評價部門業(yè)績而不是利潤中心管理者的業(yè)績。 |
3.投資中心
。1)含義
投資中心是指既能控制成本、收入和利潤,又能對投入的資金進行控制的責任中心,其經理所擁有的自主權不僅包括制定價格、確定產品和生產方法等短期經營決策權,而且還包括投資規(guī)模和投資類型等投資決策權。
。2)特點
投資中心是最高層次的責任中心,它擁有最大的決策權,也承擔最大的責任。
投資中心必然是利潤中心,但利潤中心并不都是投資中心。
。3)考核指標
、偻顿Y報酬率
計算公式:
投資報酬率=營業(yè)利潤/平均營業(yè)資產
其中:
。1)營業(yè)利潤是指息稅前利潤。
。2)平均營業(yè)資產=(期初營業(yè)資產+期末營業(yè)資產)/2
(本文內容版權歸東奧會計在線所有 轉載請注明出處)
東奧網站發(fā)布的知識點由于內容及時更新的需要發(fā)布的是往年教材內容,需要查詢最新知識點內容的考生請參考2014《輕松過關》系列參考書及相關課程。
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娜寫年華
- 上一個文章: 2015年《財務管理》重點精講:作業(yè)成本管理(2)
- 下一個文章: 2015年《財務管理》重點精講:責任成本管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