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_中級會計實務必備知識點




人生的挑戰(zhàn)永遠存在,對于中級會計考生來說,現階段通過中級會計考試就是最大的挑戰(zhàn)。面對中級會計考試,不要著急,放平心態(tài)積極面對!
【內容導航】
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所屬章節(jié)】
第十六章外幣折算
【知識點】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資產負債表日或結算日的會計處理
外幣非貨幣性項目(除3類以外)細分為三種情況:
(1)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已在交易發(fā)生日按當日即期匯率折算,資產負債表日不應改變其原記賬本位幣金額,不產生匯兌差額。(如果調整,折舊、攤銷、減值等會不斷變化,與事實不符)
(2)以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的存貨,在以外幣購入存貨并且該存貨在資產負債表日的可變現凈值以外幣反映的情況下,先將可變現凈值按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再與以記賬本位幣反映的存貨成本進行比較,從而確定該項存貨的期末價值。(統(tǒng)一計入“資產減值損失”)
(3)對于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股票、基金等非貨幣性項目,如果期末的公允價值以外幣反映,則應當先將該外幣按照公允價值確定當日的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再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進行比較,其差額作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計入當期損益。
(4)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匯兌差額的處理
①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債務工具)形成的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②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外幣非貨幣性金融資產(權益工具)形成的匯兌差額,與其公允價值變動一并計入其他綜合收益。
③采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債務工具)的外幣利息產生的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④非交易性權益工具投資的外幣現金股利產生的匯兌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總結】因匯率變動應計入的會計科目
1.在建工程/制造費用等(資本化)
2.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3.其他綜合收益
4.資產減值損失(可變現凈值以外幣確定的存貨)
5.財務費用(外幣貨幣性項目)
心態(tài)積極的面對中級會計考試,在學習的時候效率才會提高。心態(tài)積極并堅持不懈,在中級會計考試的道路才會收獲自己想要的結果!
注:以上內容選自張敬富老師《中級會計實務》授課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