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級會計實務每日攻克一大題:8月27日




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雖然中級會計師備考已經(jīng)接近尾聲,但是在剩余的時間里也要勤奮學習!中級會計實務每日一大題已更新,一起做題吧!
【每日攻克一大題】
甲公司2015年年初的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借方余額為50萬元,與之對應的預計負債貸方余額為200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無期初余額。甲公司2015年度實現(xiàn)的利潤總額為9520萬元,適用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25%且預計在未來期間保持不變;預計未來期間能夠產(chǎn)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甲公司2015年度發(fā)生的有關交易和事項中,會計處理與稅收處理存在差異的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2015年8月,甲公司直接向非關聯(lián)企業(yè)捐贈現(xiàn)金500萬元。
資料二:2015年9月,甲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產(chǎn)品保修費用300萬元,同時沖減了預計負債年初貸方余額200萬元。2015年年末,保修期結(jié)束,甲公司不再預提保修費。
資料三: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應收賬款計提了壞賬準備180萬元。
資料四: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定向增發(fā)公允價值為10900萬元的普通股股票為對價取得乙公司100%有表決權(quán)的股份,形成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假定該項企業(yè)合并符合稅法規(guī)定的免稅合并條件,且乙公司選擇進行免稅處理。乙公司當日可辨認凈資產(chǎn)的賬面價值為10000萬元,其中股本2000萬元,未分配利潤8000萬元;除一項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均為200萬元、公允價值為360萬元的庫存商品外,其他各項可辨認資產(chǎn)、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公允價值、計稅基礎均相同。
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1)計算甲公司2015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交所得稅。
(2)根據(jù)資料一至資料三,逐項分析甲公司每一交易或事項對遞延所得稅的影響金額。(如無影響,也明確指出無影響的原因)
(3)根據(jù)資料一至資料三,逐筆編制甲公司與遞延所得稅有關的會計分錄。(不涉及遞延所得稅的,不需要編制會計分錄)
(4)計算甲公司利潤表中應列示的2015年度所得稅費用。
(5)根據(jù)資料四,分別計算甲公司在編制購買日合并財務報表時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和商譽的金額,并編制與購買日合并資產(chǎn)負債表有關的調(diào)整抵銷分錄。(2016年)
【答案】
(1)正確答案 :
2015年度應納稅所得額=9520+500-200+180=10000(萬元);
2015年度應交所得稅=10000×25%=2500(萬元)。
(2)正確答案 :
資料一,對遞延所得稅無影響。
分析:非公益性現(xiàn)金捐贈,本期不允許稅前扣除,未來期間也不允許抵扣,未形成暫時性差異,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資料二,轉(zhuǎn)回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50萬元。
分析:2015年年末保修期結(jié)束,不再預提保修費,本期支付保修費用300萬元,沖減預計負債年初余額200萬元,因期末不存在暫時性差異,需要轉(zhuǎn)回原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50萬元(200×25%)。
資料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45萬元。
分析:稅法規(guī)定,尚未實際發(fā)生的預計損失不允許稅前扣除,待實際發(fā)生損失時才可以抵扣,因此本期計提的壞賬準備180萬元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45萬元(180×25%)。
(3)正確答案 :
資料一:不涉及遞延所得稅的處理。
資料二:
借:所得稅費用 5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50
資料三: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45
貸:所得稅費用 45
(4)正確答案 :
當期所得稅(應交所得稅)=10000×25%=2500(萬元);遞延所得稅費用=50-45=5(萬元);2015年度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2500+5=2505(萬元)。
(5)正確答案 :
①購買日合并財務報表中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360-200)×25%=40(萬元)。
②商譽=合并成本-購買日應享有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考慮遞延所得稅后)的份額=10900-(10000+160-40)×100%=780(萬元)。
調(diào)整抵銷分錄:
借:存貨 160
貸:資本公積 160
借:資本公積 4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40
借:股本 2000
未分配利潤 8000
資本公積 120
商譽 780
貸:長期股權(quán)投資 10900
注:以上中級會計實務主觀題由東奧教研專家團隊提供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