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娜寫年華"】本篇文章和大家一起學習的是初級《經濟法基礎》里面的法律基礎的內容。本篇文章主要內容是法的本質與特征、法律關系、法律事實及相關的法律體系。
一、法的本質與特征(★★★)(2008年單選題、2009年多選題)
1.法的本質
法是“統(tǒng)治階級”的“國家意志”的體現(xiàn),這是法的本質。
(1)法只能是“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體現(xiàn),是由統(tǒng)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是社會客觀需要的反映。
(2)法體現(xiàn)的是統(tǒng)治階級的“整體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統(tǒng)治階級每個成員個人意志的簡單相加。
(3)法體現(xiàn)的不是一般的統(tǒng)治階級意志,而是統(tǒng)治階級的“國家意志”。
2.法的特征
(1)法是經過國家制定或者認可才得以形成的規(guī)范,具有國家意志性。
【解釋】制定、認可,是國家創(chuàng)制法的兩種方式。
(2)法是憑借國家強制力的保證而獲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強制性。
(3)法是確定人們在社會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guī)范,具有利導性(利益導向性)。
(4)法是明確而普遍適用的規(guī)范,具有規(guī)范性。
【解釋】法具有普遍適用性,凡是在國家權力管轄和法律調整的范圍、期限內,對所有社會成員及其活動都普遍適用。
二、法律關系(★★★)(2006年多選題、2007年多選題、2008年多選題、2009年多選題、2010年多選題、2012年多選題)
【解釋】法律關系是被法律規(guī)范所調整的權利與義務關系,任何法律關系都由主體、客體和內容三個要素構成,缺少其中任何一個要素,都不構成法律關系。夫妻關系、合同關系就是一種法律關系。
【案例】假設甲、乙企業(yè)簽訂了100萬元的買賣合同,合同標的為機器設備。二者的合同關系即為法律關系,在買賣合同中,甲、乙兩個企業(yè)為法律關系的主 體,機器設備為法律關系的客體,“甲企業(yè)應當在4月1日前交貨,乙企業(yè)在收到貨物后10日內付款”等雙方的權利義務為法律關系的內容。
1.法律關系的主體
(1)公民(自然人)
【解釋】由公民組成的特定主體,如個體戶、農戶、合伙人等,也可參與某些特定的經濟法律關系。
(2)機構和組織(法人)
①國家機關,包括國家權力機關(立法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和國家司法機關;
②各種企業(yè)事業(yè)組織;
③各政黨和社會團體。
(3)國家
【解釋】在特殊情況下,國家可以作為一個整體成為法律關系的主體。在國內,國家是國家財產所有權唯一和統(tǒng)一的主體;在國際法上,國家是國際法關系的主體。
(4)外國人和外國社會組織
【解釋】外國企業(yè)、華僑、外籍人員和港、澳、臺同胞,屬于車船稅的納稅人。
2.法律關系的內容(權利與義務)
(1)法律義務包括積極義務(納稅、服兵役)和消極義務(不得毀壞公共財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財產安全)。
(2)任何一方的權利都必須有另一方義務的存在,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
(3)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都受國家法律保障。
3.法律關系的客體
(1)物
①自然物:土地、森林
②人造物:機器、建筑
③貨幣和有價證券
(2)非物質財富
①知識產品:著作、發(fā)明
②道德產品:榮譽稱號、嘉獎表彰
【解釋】榮譽稱號、嘉獎表彰是公民、法人“榮譽權”的客體。
(3)行為
①生產經營行為;
②經濟管理行為;
③提供一定勞務的行為(保管合同中的保管行為);
④完成一定工作的行為(建設工程合同中承包人完成的建設項目)。
(4)人身
【案例】張某與某醫(yī)院簽訂協(xié)議,承諾自己死后將自己的眼角膜無償捐贈給該醫(yī)院,該遺贈關系的客體是眼角膜(人身的一部分)。
【解釋1】某些經濟權利在特定情況下可以成為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例如,土地使用權作為經濟權利(屬于內容的范疇),在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中,就構成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
【解釋2】考生應注意在多選題中“主體和客體”的區(qū)別。
【例題·多選題】下列各項中,能夠作為法律關系客體的有( )。
A.著作 B.榮譽稱號
C.提供一定勞務的行為 D.人的眼角膜
【答案】ABCD
【解析】(1)選項A:屬于非物質財富中的“知識產品”;(2)選項B:屬于非物質財富中的“道德產品”;(3)選項C:屬于“行為”的范疇;(4)選項D:屬于“人身”的范疇。
三、法律事實(★★★)(2011年多選題)
【解釋】法律事實是法律關系發(fā)生、變更和消滅的直接原因。例如,甲、乙公司簽訂合同(法律事實中的法律行為)是雙方合同關系發(fā)生的直接原因。
1.法律事件
(1)自然現(xiàn)象(絕對事件):水災、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
(2)社會現(xiàn)象(相對事件):戰(zhàn)爭、重大政策的改變
【解釋】自然災害可引起保險賠償關系的發(fā)生,人的死亡可引起撫養(yǎng)關系、婚姻關系、勞動合同關系的消滅。
2.法律行為
【解釋1】法律行為包括合法行為和違法行為,二者均可引起法律關系的發(fā)生、變更和消滅。
【解釋2】考生應注意在多選題中“行為和事件”的區(qū)別。
四、法的形式(★★★)(2010年單選題、2011年單選題、2012年單選題)
1.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2.法律(法律效力僅次于憲法)
(1)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2)其他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解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就有關問題作出規(guī)范性決議或者決定,它們與法律具有同等地位和效力。
3.行政法規(guī)(次于憲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規(guī)):國務院
4.地方性法規(guī):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
5.自治法規(guī):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
6.特別行政區(qū)的法
7.行政規(guī)章
(1)部門規(guī)章:國務院所屬部委
(2)政府規(guī)章:地方人民政府
【解釋】政府規(guī)章除不得與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相抵觸外,還不得與上級和同級地方性法規(guī)相抵觸,行政規(guī)章在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僅起參照作用”。
8.國際條約
【解釋1】考生應注意在單選題中不同形式的“制定機關”。
【解釋2】法律效力等級: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同級地方政府規(guī)章。
【解釋3】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書“不屬于”法的形式。
【例題·單選題】下列規(guī)范性文件中,屬于行政法規(guī)的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B.國務院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
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深圳經濟特區(qū)注冊會計師條例》
D.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
【答案】B
【解析】(1)選項A屬于“法律”;(2)選項B屬于“行政法規(guī)”;(3)選項C屬于“地方性法規(guī)”;(4)選項D屬于“行政規(guī)章”。
五、法的分類(★★★)(2007年單選題、2008年單選題、2011年單選題)
1.根據(jù)法的創(chuàng)制方式和發(fā)布形式: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習慣法)
2.根據(jù)法的內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憲法)和普通法
3.根據(jù)法的內容:實體法和程序法
4.根據(jù)法的空間效力、時間效力或者對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別法
5.根據(jù)法的主體、調整對象和淵源:國際法和國內法
【解釋1】《稅收征收管理法》屬于成文法、普通法、程序法、一般法、國內法。
【解釋2】考生應重點掌握法的不同分類標準及其分類結果。
六、法律部門與法律體系(★)(2008年判斷題)
1.一個國家的現(xiàn)行法律規(guī)范劃分為若干法律部門,由這些法律部門組成的具有內在聯(lián)系的、互相協(xié)調的統(tǒng)一整體即為法律體系。
2.法律部門劃分的標準首先是法律調整的對象,即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
【解釋】我國現(xiàn)行的法律體系包括7個主要的法律部門,其中包括經濟法法律部門。在經濟法法律部門中,其中包括《稅收征收管理法》!抖愂照魇展芾矸ā穼儆诜桑ㄓ扇珖舜蟪N瘯贫ǎ┑姆懂。
責任編輯:蜜桃兒
- 上一篇初級: 2013年《經濟法基礎》鞏固知識點:無效的勞動合同
- 下一篇初級: 2013年《經濟法基礎》鞏固知識點:個人所得稅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