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在线观看蜜臀,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羞羞影院午夜男女爽爽,性少妇tubevⅰdeos高清

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公式個人所得稅

來源:東奧會計在線 責編:姜喆 2024-07-19 15:33:20

精選回答

東奧稅務師

2025-09-17 14:47:27

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公式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公式在個人所得稅的計算中起著關鍵作用。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三險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標準(通常為5000元/月,即起征點)-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一. 應納稅所得額的定義

應納稅所得額是指個人在一定時期內(nèi)取得的全部應稅收入,減去稅法規(guī)定的免稅所得、費用扣除標準和其他允許扣除的項目后的余額,即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所得額。

二. 計算公式的組成部分

1. 扣除三險一金后月收入:這是指個人在獲得工資、薪金等收入后,已經(jīng)扣除了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簡稱“三險一金”)的部分。

2. 扣除標準:根據(jù)現(xiàn)行稅法規(guī)定,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為每月5000元。如果個人的月收入在扣除三險一金后不超過5000元,則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3. 專項扣除:是指個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按照規(guī)定扣除的特定支出項目,如繼續(xù)教育支出、大病醫(yī)療支出等。

4. 專項附加扣除:自2019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政策,包括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等六項支出。個人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其中一項或多項進行扣除。

5. 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是指除上述扣除項目外,稅法還規(guī)定了一些其他可以扣除的項目,如個人捐贈等。

個人所得稅的征稅范圍:

1. 工資、薪金所得: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2. 勞務報酬所得:指個人提供受雇于其他單位或個人所提供的個人勞務報酬的收入。

3. 稿酬所得: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紙形式出版、發(fā)表而取得的所得。

4.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指個人通過許可使用他人在工藝、文學、藝術、設計等領域之外的知識產(chǎn)權所獲得的報酬收入。

5. 經(jīng)營所得:指獨立個體工商戶或個體經(jīng)營者從經(jīng)營所得的純收入中所獲得的收入。

6.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指投資者從銀行、證券市場等獲得的利息、股息和紅利所得。

7. 財產(chǎn)租賃所得:指個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chǎn)取得的所得。

8. 財產(chǎn)轉讓所得:指個人轉讓有價證券、股權、合伙企業(yè)中的財產(chǎn)份額、不動產(chǎn)、機器設備、車船以及其他財產(chǎn)取得的所得。

9. 偶然所得:指個人得獎、中獎、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質的所得。

相關知識點推薦,可以點擊查看:

印花稅計算公式是什么意思

應納稅所得額如何計算

更多知識點講解和考試重難點的分析解讀,可以關注東奧會計在線稅務師稅法二欄目。

免費試聽 全部>>

資料下載
查看資料
免費領取

學習方法指導

0基礎輕松入門

輕1名師課程

一備兩考班

章節(jié)練習

階段學習計劃

考試指南

輔導課程
2026年稅務師課程
輔導圖書
2025年稅務師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