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計算公式: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更新時間:2023-01-13 15:02:57 查看全文>>
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計算公式: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更新時間:2023-01-13 15:02:57 查看全文>>
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和匯算清繳的區(qū)別:
1、納稅期限不同
預扣預繳是按月或按次計算每月的預扣稅款,匯算清繳是按年計算一個納稅年度的應繳稅款,即在預扣預繳稅款的基礎上,承擔著“按年算賬,多退少補”的職責,以確保納稅人準確的履行了納稅義務。
2、定義不同
預扣預繳是針對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四項所得,即“綜合所得”采取的一種按月繳納個人所得稅的繳稅方式。而出于納稅人從多處取得所得、累計收入適用綜合所得年稅率有差異等原因,導致年度應納個稅與實際預扣預繳的個稅金額可能會產生差異,因此個人還需通過匯算清繳來實現退補稅。
匯算清繳按年計算應納稅額,如果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一致,那么納稅人就無須辦理匯算清繳,如果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不一致,那么納稅人可以通過匯算清繳來獲得退稅或補繳稅款。
3、計算不同
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方式有源泉扣繳與自行申報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繳。
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扣繳稅款:
①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guī)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并向納稅人提供其個人所得和已扣繳稅款等信息。
②扣繳義務人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15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
③對扣繳義務人按照所扣繳的稅款,付給2%手續(xù)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應當依法辦理納稅申報:
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方式有源泉扣繳與自行申報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繳。
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人,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扣繳稅款:
①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國家規(guī)定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并向納稅人提供其個人所得和已扣繳稅款等信息。
②扣繳義務人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15日內繳入國庫,并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
③對扣繳義務人按照所扣繳的稅款,付給2%手續(xù)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應當依法辦理納稅申報:
捐贈的個人所得稅的計稅依據:
1.全額扣除
(1)向紅十字事業(yè)的捐贈
個人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向紅十字事業(yè)的捐贈,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準予在稅前的所得額中全額扣除。
(2)向農村義務教育的捐贈
個人通過境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農村義務教育的捐贈,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準予在稅前的所得額中全額扣除。
(3)向公益性青少年活動場所(其中包括新建)的捐贈
捐贈的個人所得稅處理:
1.全額扣除
(1)向紅十字事業(yè)的捐贈
個人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向紅十字事業(yè)的捐贈,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準予在稅前的所得額中全額扣除。
(2)向農村義務教育的捐贈
個人通過境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農村義務教育的捐贈,在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準予在稅前的所得額中全額扣除。
(3)向公益性青少年活動場所(其中包括新建)的捐贈
相關知識推薦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計算公式
知識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