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股權轉讓應納稅額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股權轉讓定價、股權原值、計征方式、能否適用稅收優(yōu)惠政策、稅收籌劃能力及執(zhí)行能力等,可以從這些方面著手實施稅收籌劃,合法合理降低稅負。以“正當理由”實現(xiàn)低價轉讓股權恰當運用“核定”法變更被轉讓公司注冊地,爭取稅收優(yōu)惠或補貼。
更新時間:2022-02-21 10:13:23 查看全文>>
個人股權轉讓應納稅額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股權轉讓定價、股權原值、計征方式、能否適用稅收優(yōu)惠政策、稅收籌劃能力及執(zhí)行能力等,可以從這些方面著手實施稅收籌劃,合法合理降低稅負。以“正當理由”實現(xiàn)低價轉讓股權恰當運用“核定”法變更被轉讓公司注冊地,爭取稅收優(yōu)惠或補貼。
更新時間:2022-02-21 10:13:23 查看全文>>
轉讓公司股權是轉讓不動產組成的公司股份以外的其他股票取得的收益,該項股票又相當于參與締約國一方居民公司的股權的25%的,可以在該締約國征稅。
轉讓主要由不動產組成的公司股權:
1.我國簽訂的部分稅收協(xié)定中規(guī)定,轉讓一個公司股份取得的收益,該公司的財產又主要直接或間接由位于一方的不動產所組成,可以在不動產所在國征稅。
2.還有部分稅收協(xié)定規(guī)定,締約國一方居民轉讓股份或類似權益(比如合伙企業(yè)或信托中的權益)取得的收益,如果轉讓前365天內的任一時間,該股份或類似權益超過50%的價值直接或間接來自于位于締約國另一方的不動產,可以在該締約國另一方征稅。
相關知識點推薦,可以點擊查看:
股權轉讓稅收
我國《公司法》第4條規(guī)定:“公司股東作為出資者按投入公司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的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股東享有兩種權利:財產權利和非財產權利。在我國,通常將股東所享有的財產權利和非財產權利統(tǒng)稱為股權。
股權產生之后,股權轉讓市場也隨之形成。股權轉讓市場有上市股權轉讓市場和非上市股權轉讓市場之分。股權轉讓市場有上市股權轉讓市場和非上市股權轉讓市場之分。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對于原股東取得轉讓收入后,根據(jù)持股比例先清收債權、歸還債務后,再對每個股東進行分配的,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所得額=(原股東股權轉讓總收入-原股東承擔的債務總額+原股東所收回的債權總額-注冊資本額-股權轉讓過程中的有關稅費)×原股東持股比例。其中,原股東承擔的債務不包括應付未付股東的利潤(下同)。
(二)對于原股東取得轉讓收入后,根據(jù)持股比例對股權轉讓收入、債權債務進行分配的,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所得額=原股東分配取得股權轉讓收入+原股東清收公司債權收入-原股東承擔公司債務支出-原股東向公司投資成本。
自然人股權轉讓行為,轉讓方需要按“財產轉讓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即:以轉讓股權的收入額減除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適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是,如果轉讓方以原價轉讓的,不交個人所得稅。
:
個人轉讓股權需按“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20%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計稅公式:應納稅所得額=財產轉讓收入-財產原值-轉讓中發(fā)生的合理費用。
長期股權投資是企業(yè)對其他企業(yè)進行的長期持有的,通過股權投資對被投資企業(yè)達到控制或者能對被投資企業(yè)產生重大影響的,用以分散自身風險的,為企業(yè)自身帶來經濟利益的一種投資。
長期股權投資的計量方式分為成本法和權益法,入賬時,二者并無差異。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銀行存款
收到股利時:
借:銀行存款
貸:投資收益
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的管理辦法是為加強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規(guī)范稅務機關、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征納行為,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根據(jù)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制定的管理辦法。
按“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以股權轉讓方為納稅人,以受讓方為扣繳義務人,于股權轉讓相關協(xié)議簽訂后5個工作日內報主管稅務機關。應納稅所得額=股權轉讓收入-股權原值-合理費用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如何避稅
知識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