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行為合法應具備的合法要件有:主體合法(具備行政主體資格);在權限范圍內實施;內容合法適當(合法性+適當性);符合法定程序。行政行為的無效:行政行為存在重大且明顯違法。
更新時間:2022-11-08 17:48:58 查看全文>>
行政行為合法應具備的合法要件有:主體合法(具備行政主體資格);在權限范圍內實施;內容合法適當(合法性+適當性);符合法定程序。行政行為的無效:行政行為存在重大且明顯違法。
更新時間:2022-11-08 17:48:58 查看全文>>
具體行政行為的分類:
1、行政征收
行政主體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以強制方式無償取得相對方財產所有權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
2、行政確認
行政主體依法對相對方的法律地位、法律關系和法律事實進行甄別,給予確定、認可、證明并予以宣告的具體行政行為。
3、行政監(jiān)督
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對相對方遵守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執(zhí)行行政命令、決定的情況進行檢查、了解、監(jiān)督的行政行為。
行政指導是行政事實行為,不會導致行政權利義務的產生,不是授益行政行為,是一種行政事實行為,不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力,因此不具有可訴性,屬于不可訴的行政行為。
行政獎勵是一種單方、授益行政行為,是指行政機關對國家和社會作出一定貢獻的行政湘相對人給予物質、精神獎勵的行政行為,是為行政相對人設定權利、給予利益的行政行為。行政相對人因此得到一定的權利和利益。
行政監(jiān)督是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對相對方遵守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執(zhí)行行政命令、決定的情況進行檢查、了解、監(jiān)督的行政行為。其對象是作為行政相對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組織。
以行政征收發(fā)生的原因為標準,行政征收可分為:
1.因使用權而引起的征收,如建設資金的征收;2.因行政法上的義務而引起的征收,如稅收、管理費的征收等;3.因國家或者公共利益需要而引起的征收,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
行政訴訟時效是當事人能夠向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的有效期限,超過了這一期限,則當事人喪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關于行政訴訟時效的意義,應該有正確的全面的認識。訴訟時效制度的目的不是處罰權利人不及時行使請求權的行為,更不是保護義務人不履行義務的行為,而是具有積極的法律意義。
1、有利于穩(wěn)定社會經(jīng)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
2、有利于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3、有利于人民法院及時正確地處理民事糾紛。
行政訴訟分類:
一般來說,具體行政行為具有以下效力:1.確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為,具有不可爭辯力、不可變更性,即非依法不得隨意變更或撤銷。2.拘束力。是指行政行為成立后,即對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產生法律上的約束力,有關人員或組織必須遵守、服從。3.公定力。是指行政主體作出的行政行為,不論合法還是違法,都推定為合法有效,相關當事人都應當先予以遵守和服從,這是行政效率原則的要求。4.執(zhí)行力。是指行政行為生效后,行政主體依法有權采取一定手段,使行政行為的內容得以實現(xiàn)的效力。
對抽象行政行為不能直接提起行政復議,如果行政相對人認為抽象行政行為違法,可以在對具體行政行為提出復議申請的同時一并提出對抽象行政行為的審查申請。
相關知識推薦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行政行為合法應具備哪些合法要件
知識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