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貨的可變現(xiàn)凈值既不是存貨的售價也不是合同價。存貨的可變現(xiàn)凈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完工時將要發(fā)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孰低計量。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xiàn)凈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更新時間:2025-08-17 11:29:57 查看全文>>
存貨的可變現(xiàn)凈值既不是存貨的售價也不是合同價。存貨的可變現(xiàn)凈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完工時將要發(fā)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孰低計量。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xiàn)凈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更新時間:2025-08-17 11:29:57 查看全文>>
存貨跌價準備轉回的會計分錄
當存貨的可變現(xiàn)凈值回升,且導致減值的因素消失時,應轉回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具體分錄為: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轉回條件
1. 僅當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因素(如市場價格下跌、需求變化等)已消失時,方可轉回。
2. 轉回金額不得超過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余額。
資產的特征:
(1)資產應為企業(yè)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
(2)資產預期會給企業(yè)帶來經濟利益;
(3)資產是由企業(yè)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
資產,是指企業(yè)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yè)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yè)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資產的確認條件:
將一項資源確認為資產,需要符合資產的定義,并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存貨清查凈損失的計算:
屬于計量收發(fā)差錯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貨短缺,應先扣除殘料價值、可以收回的保險賠償和過失人賠償,將凈損失計入管理費用。
屬于自然災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貨毀損,應先扣除處置收入(如殘料價值)、可以收回的保險賠償和過失人賠償,將凈損失計入營業(yè)外支出。
會計分錄
1、計量收發(fā)差錯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貨短缺
(1)批準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存貨跌價準備轉回沖減資產減值損失。
企業(yè)應在資產負債表日,比較存貨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計算出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再與已提數進行比較,若應提數大于已提數,應予補提。企業(yè)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應計入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
當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減記的金額應當予以恢復,并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轉回,轉回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
存貨跌價準備轉回會計分錄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相關知識點,可以點擊查看:
存貨跌價準備轉回:當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減記的金額應當予以恢復,并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轉回,轉回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
存貨跌價準備轉回會計分錄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企業(yè)應在資產負債表日,比較存貨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計算出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再與已提數進行比較,若應提數大于已提數,應予補提。企業(yè)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應計入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
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
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存貨跌價準備
存貨跌價準備轉回會計分錄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企業(yè)應在資產負債表日,比較存貨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計算出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再與已提數進行比較,若應提數大于已提數,應予補提。企業(yè)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應計入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
存貨成本的結轉會計分錄
(一)對外銷售商品的會計處理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存貨跌價準備
貸:庫存商品
(二)對外銷售材料的會計處理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存貨的可變現(xiàn)凈值為存貨的售價還是合同價
知識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