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息稅前利潤計算公式:息稅前利潤=邊際貢獻-固定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息稅前利潤=凈利潤+利息費用+所得稅。息稅前利潤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稅的利潤,也就是在不考慮利息的情況下在交所得稅前的利潤,也可以稱為息前稅前利潤。
更新時間:2024-05-20 14:13:59 查看全文>>
息稅前利潤計算公式:息稅前利潤=邊際貢獻-固定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息稅前利潤=凈利潤+利息費用+所得稅。息稅前利潤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稅的利潤,也就是在不考慮利息的情況下在交所得稅前的利潤,也可以稱為息前稅前利潤。
更新時間:2024-05-20 14:13:59 查看全文>>
息稅前利潤率的計算公式為:
息稅前利潤率=(息稅前利潤÷營業(yè)收入)×100%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設:
1.總成本由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兩部分組成:
全部成本性態(tài)分區(qū)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變動成本總額與業(yè)務量呈正比例變動,固定成本總額保持不變。
2.銷售收入與業(yè)務量呈完全線性關系:銷售量在相關范圍內,產品的單價不會發(fā)生變化。
3.產銷平衡:在保本分析時不考慮存貨的影響。
稅前扣除項目是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實際發(fā)生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具體包括:
1.成本——銷售商品、提供勞務、轉讓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成本;
2.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3.稅金:指稅金及附加;
4.損失;
稅前扣除,是指所得稅稅前扣除項目,包括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稅前可以扣除的項目。
稅前扣除項目
1、企業(yè)實際發(fā)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2、不得扣除項目
(1)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2)企業(yè)所得稅稅款;
息稅前利潤=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凈利潤/(1-所得稅稅率)+利息費用=凈利潤+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利潤總額+利息費用,利潤總額=息稅前利潤-利息,凈利潤=利潤總額×(1-所得稅稅率)=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所得稅費用。
邊際貢獻、息稅前利潤和每股利潤名片:邊際貢獻是指銷售收入減去變動成本后的余額,邊際貢獻是運用盈虧分析原理,進行產品生產決策的一個十分重要指標。息稅前利潤通俗地說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稅的利潤。每股利潤即每股的利潤、每股的收益。
相關知識推薦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息稅前利潤計算公式是什么
知識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