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產的計稅基礎計算:固定資產計稅基礎=固定資產-稅法承認的累計折舊。外購無形資產計稅基礎=無形資產-稅法承認的累計攤銷。自行研發(fā)的無形資產計稅基礎=開發(fā)過程中該資產符合資本化條件后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的支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計稅基礎=購入的成本。投資性房地產計稅基礎=投資性房地產-稅法承認的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其他資產,指的是未計提減值準備前的金額。
更新時間:2022-10-24 14:41:14 查看全文>>
資產的計稅基礎計算:固定資產計稅基礎=固定資產-稅法承認的累計折舊。外購無形資產計稅基礎=無形資產-稅法承認的累計攤銷。自行研發(fā)的無形資產計稅基礎=開發(fā)過程中該資產符合資本化條件后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的支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計稅基礎=購入的成本。投資性房地產計稅基礎=投資性房地產-稅法承認的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其他資產,指的是未計提減值準備前的金額。
更新時間:2022-10-24 14:41:14 查看全文>>
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指在企業(yè)收回資產賬面價值的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guī)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即某一項資產在未來期間計稅時可以稅前抵扣的金額。企業(yè)應當按照適用的稅法規(guī)定計算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
(一)固定資產
賬面價值=實際成本-會計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計稅基礎=實際成本-稅法累計折舊
(二)無形資產
1.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
賬面價值=實際成本-會計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資產和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
1.資產的計稅基礎=原值-折舊(或攤銷)(稅法允許的,但一般不承認減值準備)
2.負債的計稅基礎=原值-未來可抵扣金額。
暫時性差異的分類是指根據暫時性差異對未來期間應納稅所得額的影響,分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無須退回的初始費是指企業(yè)在合同開始日(或臨近合同開始日)向客戶收取的無須退回的初始費(如俱樂部的入會費,接駁費、初裝費等)應當計入交易價格。
相關知識點推薦,可以點擊查看:
基本會計具體處理原則是什么
計稅基礎是指企業(yè)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guī)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即某項資產在未來期間計稅時可以稅前扣除的金額。計稅基礎是假定企業(yè)按照稅法規(guī)定進行核算所提供的資產負債表中資產的應有金額。計稅基礎用公式表示如下:資產計稅基礎=未來可稅前扣除的金額。
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指企業(yè)收回固定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guī)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即某一項資產在未來期間計稅時可以稅前扣除的金額。
相關知識推薦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資產計稅基礎
知識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