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相關審計程序_25年注冊會計師審計考點搶學




考生們已經開始了注冊會計師審計科目第十七章其他特殊項目的審計的備考,在開啟這一章節(jié)備考之前,考生們應該就已經清楚本章是主觀題的多考地,無論是簡答題還是說綜合題,都多次考查了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所以考生們要有針型的進行主觀題專練,總結答題技巧!
? 25考季注會《審計》搶學考點匯總> ? 備考免費資料,注冊即可打開全科資料庫>
其他相關審計程序
(一)關注與會計估計相關的披露
1.總體要求
注冊會計師應當針對所評估的、與會計估計相關披露有關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設計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以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2.可能要求披露的信息
針對管理層作出的、與估計不確定性相關的披露,注冊會計師需要考慮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的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可能要求披露下列信息:
(1)說明金額屬于估計,并說明作出估計過程的性質和局限性(包括合理可能發(fā)生的計量結果的可變性),財務報告編制基礎還可能要求作出額外披露以滿足披露目標;
(2)與會計估計相關的重要會計政策,可能包括在財務報表中編制和列報會計估計時運用的特定原則、基礎、慣例、規(guī)則和實務等事項;
(3)重大或關鍵的判斷(如對財務報表中確認的金額具有最重大影響的判斷),以及重大的前瞻性假設或產生估計不確定性的其他原因。
3.額外披露
當會計估計涉及高度估計不確定性時,注冊會計師可能確定有必要作出額外披露以實現財務報表的公允反映。如果管理層沒有在財務報表中作出額外披露,注冊會計師可能認為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
(二)識別可能存在管理層偏向的跡象
1.總體要求
對于管理層就財務報表中的會計估計所作的判斷和決策,注冊會計師應當評價是否有跡象表明可能存在管理層偏向,即使這些判斷和決策孤立地看是合理的。
2.可能存在管理層偏向的跡象的處理
如果識別出可能存在管理層偏向的跡象,注冊會計師應當評價這一情況對審計的影響。如果是管理層有意誤導,則管理層偏向具有舞弊性質。
3.管理層偏向的識別
管理層偏向可能難以在賬戶層面發(fā)現。注冊會計師可能只有在對一組會計估計或所有會計估計匯總加以考慮時,或者對連續(xù)幾個會計期間進行觀察時,才能識別出管理層偏向。例如,如果包含于財務報表中的會計估計單獨而言被認為是合理的,但管理層的點估計始終傾向于注冊會計師關于合理結果的區(qū)間估計的一端,從而為管理層提供了更有利的財務報告結果,此類情況可能是存在管理層偏向的跡象。
4.可能存在管理層偏向的跡象
與會計估計相關的、可能存在管理層偏向的跡象包括:
(1)管理層主觀地認為環(huán)境已經發(fā)生變化,并相應地改變會計估計或估計方法;
(2)管理層選擇或作出重大假設或數據以產生有利于管理層目標的點估計;
(3)選擇帶有樂觀或悲觀傾向的點估計。
5.可能存在管理層偏向的跡象的影響
(1)可能存在管理層偏向的跡象可能影響注冊會計師對有關風險評估結果和相關應對措施是否仍然適當的判斷。注冊會計師同時可能有必要考慮對審計其他方面的影響,包括是否需要進一步質疑管理層作出會計估計時所作判斷的適當性。
(2)可能存在管理層偏向的跡象也可能影響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整體是否不存在重大錯報得出的結論。
(3)可能存在管理層偏向的跡象也可能是一項舞弊風險因素,從而可能導致注冊會計師重新評估其風險評估結果(特別是對舞弊風險的評估結果)和相關應對措施是否仍然適當。
提示:
在得出某項會計估計是否合理的結論時,可能存在管理層偏向的跡象本身并不構成錯報。
(三)實施審計程序之后作出總體評價
1.評價的內容
注冊會計師應當根據已經實施的審計程序以及獲取的審計證據,作出下列評價:
(1)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結果是否仍然適當(包括識別出可能存在管理層偏向的跡象時);
(2)管理層對于財務報表中會計估計的確認、計量和列報(包括披露)作出的決策,是否符合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
(3)是否已經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無論這些審計證據是佐證性的,還是相矛盾的。
2.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的應對措施
如果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注冊會計師應當評價這一情況對審計的影響,或者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502號—在審計報告中發(fā)表非無保留意見》的規(guī)定,評價這一情況對財務報表審計意見的影響。
3.評價是否構成錯報
注冊會計師應當確定,依據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會計估計和相關披露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則構成錯報。根據實施的審計程序和獲取的審計證據,在確定管理層的點估計和相關披露是合理的還是存在錯報時,注冊會計師可以考慮具體情況作出職業(yè)判斷:
(1)當審計證據支持區(qū)間估計時,區(qū)間可能較大,且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數倍于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盡管較大的區(qū)間在具體情況下可能是適當的,但這可能表明注冊會計師有必要重新考慮是否已就區(qū)間估計范圍內的金額的合理性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2)審計證據支持的點估計可能不同于管理層的點估計。在這種情況下,注冊會計師的點估計與管理層的點估計之間的差異構成錯報。
(3)審計證據支持的區(qū)間估計可能不包括管理層的點估計。在這種情況下,錯報為管理層的點估計與注冊會計師的區(qū)間估計之間的最小差異。
4.其他必要的披露
對于與會計估計相關的披露,注冊會計師應當評價,除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明確規(guī)定的披露外,管理層是否已作出其他必要的披露,以使財務報表整體實現公允反映。
(四)獲取書面聲明
注冊會計師應當要求管理層和治理層(如適用)就以下事項提供書面聲明:根據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有關確認、計量或披露的規(guī)定,管理層和治理層(如適用)作出會計估計和相關披露時使用的方法、重大假設和數據是適當的。
注冊會計師還應當考慮是否需要獲取關于特定會計估計(包括所使用的方法、假設或數據)的聲明。
知識點來源:第十七章 其他特殊項目的審計
注:以上內容選自劉圣妮老師24年《審計》基礎階段課程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