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快速導航: | |
一、單項選擇題(1-8) | 單項選擇題(9-16) |
二、多項選擇題(1-5) | 多項選擇題(6-10) |
三、綜合題(1-2) | 綜合題(3-4) |
3.(本小題18分。)甲上市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20×7年起實施了一系列股權交易計劃,具體情況如下:
(1)20×7年10月,甲公司與乙公司控股股東丁公司簽訂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甲公司向丁公司定向發(fā)行1.2億股本公司股票,以換取丁公司持有的乙公司60%的股權。甲公司定向發(fā)行的股票按規(guī)定確定為每股5元,雙方確定的評估基準日為20×7年9月30日。
乙公司經(jīng)評估確定20×7年9月30日的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不含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和負債)為10億元。
(2)甲公司該并購事項于20×7年12月10日經(jīng)監(jiān)管部門批準,作為對價定向發(fā)行的股票于20×7年12月31日發(fā)行,當日收盤價為每股5.5元。甲公司于12月31日起主導乙公司財務和生產(chǎn)經(jīng)營決策。以20×7年9月30日的評估值為基礎,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于20×7年12月31日的公允價值為10.5億元(不含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和負債),其中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異產(chǎn)生于一項無形資產(chǎn)和一項固定資產(chǎn):①無形資產(chǎn)系20×5年1月取得,成本為8000萬元,預計使用10年,采用直線法攤銷,預計凈殘值為零,20×7年12月31日的公允價值為8400萬元;②固定資產(chǎn)系20×5年12月取得,成本為4800萬元,預計使用8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20×7年12月31日的公允價值為7200萬元。上述資產(chǎn)均未計提減值,其計稅基礎與按歷史成本計算確定的賬面價值相同。
甲公司和丁公司在此項交易前不存在關聯(lián)方關系。有關資產(chǎn)在該項交易后預計使用年限、凈殘值、折舊和攤銷方法保持不變。
甲公司向丁公司發(fā)行股份后,丁公司持有甲公司發(fā)行在外普通股的10%,不具有重大影響。
(3)20×9年1月1日,甲公司又支付5億元自乙公司其他股東處進一步購入乙公司40%的股權,當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為12.5億元,乙公司個別財務報表中凈資產(chǎn)賬面價值為11.86億元,其中20×8年實現(xiàn)凈利潤為2億元。
(4)20×9年10月,甲公司與其另一子公司(丙公司)協(xié)商,將持有的全部乙公司股權轉(zhuǎn)讓給丙公司。以乙公司20×9年10月31日評估值14億元為基礎,丙公司向甲公司定向發(fā)行本公司普通股7000萬股(每股面值1元),按規(guī)定確定為每股20元。有關股份于20×9年12月31日發(fā)行,丙公司于當日開始主導乙公司生產(chǎn)經(jīng)營決策。當日,丙公司每股股票收盤價為21元,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為14.3億元。
乙公司個別財務報表顯示,其20×9年實現(xiàn)凈利潤為1.6億元。
(5)其他有關資料:
、俦绢}中各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均為25%,除所得稅外,不考慮其他因素。
、谝夜緵]有子公司和其他被投資單位,在甲公司取得其控制權后未進行利潤分配,除所實現(xiàn)凈利潤外,無其他影響所有者權益變動的事項。
③甲公司取得乙公司控制權后,每年年末對商譽進行的減值測試表明商譽未發(fā)生減值。
、芗坠九c乙公司均以公歷年度作為會計年度,采用相同的會計政策。
要求一:根據(jù)資料(1)和(2),確定甲公司合并乙公司的類型,并說明理由;如為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確定其合并日,計算企業(yè)合并成本及合并日確認長期股權投資應調(diào)整所有者權益的金額;如為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確定其購買日,計算企業(yè)合并成本、合并中取得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及合并中應予確認的商譽或計入當期損益的金額。
要求二:根據(jù)資料(3),計算確定甲公司在其個別財務報表中對乙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計算確定該項交易發(fā)生時乙公司應并入甲公司合并財務報表的可辨認凈資產(chǎn)價值及該交易對甲公司合并資產(chǎn)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的影響金額。
要求三:根據(jù)資料(4),確定丙公司合并乙公司的類型,說明理由;確定該項合并的購買日或合并日,計算乙公司應納入丙公司合并財務報表的凈資產(chǎn)價值并編制丙公司確認對乙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分錄。
【答案】
(1)
該項合同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合并。
理由:甲公司與乙公司在合并發(fā)生前后不存在同一最終控制方;颍杭坠九cA公司在交易前不存在關聯(lián)方關系。
購買日為20×7年12月31日
企業(yè)合并成本=12000×5.5=66000萬元
合并中取得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105000-6400×25%=103400萬元
商譽=66000-103400×60%=3960萬元
(2)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66000+50000=116000萬元
個別報表:
借:長期股權投資 50000
貸:銀行存款 50000
合并報表:
乙公司應納入甲公司合并報表中的可辨認凈資產(chǎn)價值
=105000-1600+20000-1000+250=122650萬元
應當沖減合并報表資本公積金額
=50000-122650×40%=940萬元
(3)
該項交易為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
理由:乙、丙公司在合并前后均受甲公司最終控制,且符合實踐性要求
乙公司應納入丙公司合并報表的凈資產(chǎn)價值
=122650+1600-1000+250+3960=14186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141860
貸:股本 7000
資本公積 134860
4.(本小題18分。)20×8年1月2日,甲公司以發(fā)行1200萬股本公司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為對價,取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乙公司60%股權,甲公司該項合并及合并后有關交易或事項如下:
(1)甲公司于20×8年1月2日控制乙公司,當日甲公司凈資產(chǎn)賬面價值為35000萬元,其中:股本15000萬元、資本公積12000萬元、盈余公積3000萬元、未分配利潤5000萬元;乙公司凈資產(chǎn)賬面價值為8200萬元,其中:實收資本2400萬元、資本公積3200萬元、盈余公積1000萬元、未分配利潤1600萬元。
(2)甲公司20×7年至20×9年與其子公司發(fā)生的有關交易或事項如下:
、20×9年10月,甲公司將生產(chǎn)的一批A產(chǎn)品出售給乙公司。該批產(chǎn)品在甲公司的賬面價值為1300萬元,出售給乙公司的銷售價格為1600萬元(不含增值稅額,下同)。乙公司將該商品作為存貨,至20×9年12月31日尚未對集團外獨立第三方銷售,相關貨款亦未支付。
甲公司對1年以內(nèi)的應收賬款按余額的5%計提壞賬。
②20×9年6月20日,甲公司以2700萬元自子公司(丙公司)購入丙公司原自用的設備作為管理用固定資產(chǎn),并于當月投入使用。該設備系丙公司于20×6年12月以2400萬元取得,原預計使用1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未發(fā)生減值。甲公司取得該資產(chǎn)后,預計尚可使用7.5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
、2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貨中包括一批原材料,系于20×8年自其子公司(丁公司)購入,購入時甲公司支付1500萬元,在丁公司的賬面價值為1000萬元。
20×9年用該原材料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市場萎縮,甲公司停止了相關產(chǎn)品生產(chǎn)。至12月31日,甲公司估計其可變現(xiàn)凈值為700萬元,計提了800萬元存貨跌價準備。
、20×9年12月31日,甲公司有一筆應收子公司(戊公司)款項3000萬元,系20×7年向戊公司銷售商品形成,戊公司已將該商品于20×7年對集團外獨立第三方銷售。甲公司20×8年對該筆應收款計提了800萬元壞賬,考慮到戊公司20×9年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甲公司20×9年對該應收款進一步計提了400萬元壞賬。
(3)其他有關資料:
、僖20×8年1月2日甲公司合并乙公司時確定的乙公司凈資產(chǎn)賬面價值為基礎,乙公司后續(xù)凈資產(chǎn)變動情況如下:20×8年實現(xiàn)凈利潤1100萬元、其他綜合收益200萬元;20×9年實現(xiàn)凈利潤900萬元、其他綜合收益300萬元。上述期間乙公司未進行利潤分配。
②本題中有關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均為25%,且預計未來期間能夠產(chǎn)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于抵減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不考慮除所得稅以外的其他相關稅費。
③有關公司均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芗坠竞喜⒁夜窘灰追厦舛愔亟M條件,在計稅時交易各方選擇進行免稅處理。
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編制甲公司20×9年合并財務報表有關的抵消分錄。
【答案】
(1)
借:應付賬款 1600
貸:應收賬款 1600
借:營業(yè)收入 1600
貸:營業(yè)成本 1300
存貨 30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75
貸:所得稅費用 75
借:壞賬準備(應收賬款) 80
貸:資產(chǎn)減值損失 80
借:所得稅費用 2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20
(2)
借:營業(yè)外收入 900
貸:固定資產(chǎn) 900
借:累計折舊(固定資產(chǎn)) 60
貸:管理費用 6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210
貸:所得稅費用 210
(3)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500
貸:存貨 50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125
貸:未分配利潤 125
借:存貨跌價準備 500
貸:資產(chǎn)減值損失 500
借:所得稅費用 125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125
(4)
借:應收賬款(壞賬準備) 800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 800
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20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200
借:應付賬款 3000
貸:應收賬款 3000
借:應收賬款(壞賬準備) 400
貸:資產(chǎn)減值損失 400
借:所得稅費用 10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100
(5)
借:長期股權投資 1500
貸:未分配利潤 660
投資收益 540
資本公積 300
借:實收資本 2400
資本公積 3700
盈余公積 1200
未分配利潤 34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6420
少數(shù)股東權益 4280
借:投資收益 540
少數(shù)股東損益 360
年初未分配利潤 2590
貸:提取盈余公積 90
未分配利潤 3400
或:綜合分錄:
借:實收資本 2400
資本公積 3400
盈余公積 1200
少數(shù)股東損益 360
未分配利潤 2590
貸:長期股權投資 4920
少數(shù)股東權益 4280
未分配利潤 660
提取盈余公積 90
溫馨提示:考生對于試卷及解析若有任何疑問,歡迎大家到論壇試題及答案區(qū)交流、學習。點擊進入>>
責任編輯:星云流水
- 上一篇文章: 2012年注冊會計師《會計》(A卷)試題及答案解析
- 下一篇文章: 2012年注冊會計師《審計》(A卷)試題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