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職能”概述_2024年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知識點
學習就像一場拔河比賽,只要用堅持,就能獲得勝利。2024年中級經濟師考綱已經發(fā)布,新的考季備考行動正式開始,東奧教研團隊為考生們總結了《財政稅收》的知識點,準備參加《財稅》考試的同學們快快學起來吧。
【內容導航】
“三大職能”概述
【知識點】
“三大職能”概述
(一)資源配置職能
(1)資源配置職能是指財政通過對現(xiàn)有的人力、物力、財力等社會經濟資源的合理調配,實現(xiàn)資源結構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財政資源配置職能是指政府決定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并為之提供資金的職責。財政資源配置的主體是政府,也稱政府資源配置。
(3)資源配置和生產過程之間有密切的聯(lián)系。資源配置隱含了有效率的生產過程,是在現(xiàn)有技術水平、生產能力的基礎上進行的。在現(xiàn)實中,效率是資源配置效率和生產過程效率的統(tǒng)一。
(4)在不同的經濟體制下,資源配置的方式是不同的:
①計劃經濟——政府計劃在資源配置中起主導作用;
②市場經濟——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5)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僅依靠市場機制去實現(xiàn)資源的合理配置,而是要與財政資源配置相互配合運用,進而達到整個社會資源的最優(yōu)配置。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之所以必須進行財政資源配置,可以歸納為兩個原因:
①許多時候通過市場無法提供和滿足公共需求和公共物品,如行政、國防、司法、公安、外交等;
②市場資源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
政府資源配置的資金來源是無償?shù)?,提供的公共物品也是免費的,政府資源配置可以采用不等價交換的方式來進行,解決了市場失靈領域的資源配置問題。
(二)收入分配職能
1.含義
財政收入分配職能是指政府在進行財政分配活動的過程中,為了實現(xiàn)社會公平,而對市場經濟形成的收入分配結構進行調整的職能。
我國財政收支活動不僅參與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而且參與國民收入的再分配,是國民收入分配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環(huán)節(jié)。
收入分配的目標和核心問題是實現(xiàn)公平分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平包括經濟公平和社會公平兩個層次:
(1)經濟公平:在平等競爭的條件下,通過等價交換的方式來實現(xiàn),強調的是要素投入與要素收入相對等。
(2)社會公平:通常是指收入差距維持在現(xiàn)階段各階層居民所能接受的范圍內。
2.財政的收入分配方式
財政政策要考慮社會公平。對于市場經濟體制來說,社會公平是建立在效率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實現(xiàn)社會公平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在組織財政收入時要考慮社會公平。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手段,因此稅收是實現(xiàn)社會公平的重要方式。
(2)在安排財政支出時要考慮社會公平:①要在提供社會公共勞務時考慮社會公平;②要構建效率市場的制度體系;③要不斷改善市場機制初始條件的不公平狀況。
(3)要實行社會保障制度,以利于社會公平的實現(xiàn)。
(三)經濟穩(wěn)定職能
經濟穩(wěn)定通常是指以下幾個方面。
項目 | 主要內容 |
充分就業(yè) | 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勞動者能夠找到工作,并非指就業(yè)人口100%的就業(yè),而是就業(yè)率達到社會認可的一定比率,如95%、97%等 |
物價穩(wěn)定 | 物價總水平基本穩(wěn)定,物價上漲幅度維持在社會可容忍的范圍內,如年上漲率在3%至5%,可視為物價穩(wěn)定 |
國際收支平衡 | 一國在進行國際經濟交往時,其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收支合計大體保持平衡 在開放的經濟條件下,經濟穩(wěn)定的一個重要內容和標志是國際收支平衡 |
(以上內容東奧教研團隊的老師)
備考2024年中級經濟師可以參考中級經濟師考試真題,勤做練習,腳踏實地方可有質的突破。
(以上內容源自東奧教研團隊,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